本報記者 王寧
今年以來,港股交投火熱讓投資者更加注重投資的組合配置,并將投資視角延伸至海外市場。同時,不少基金經理立足于全球資產配置視角,在過往的投資中業績表現不俗。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長盛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監吳達所管理的長盛研發回報和長盛龍頭雙核驅動成立以來年化收益均超越60%,分別達到了65.33%和60.40%,大幅超越業績比較基準,超額收益顯著。
招募說明書顯示,長盛研發回報和長盛龍頭雙核驅動均可投資于A股和港股,其中投資于國內依法發行上市的股票的比例占基金資產的60%-95%,投資于港股通標的股票的比例不得超過股票資產的50%。兩只基金在優質個股的篩選標準上各有側重,長盛研發回報聚焦持續投入研發資金的上市公司,而長盛龍頭雙核驅動主要是通過價值精選和趨勢判斷兩個核心投資策略,選取綜合實力在行業中具有明顯優勢的龍頭上市公司進行投資。
對于后市展望,吳達表示,從基本面審視的角度,某些行業在參與全球競爭的時候,例如化工高端材料、5G相關領域,尤其是蘋果產業鏈、電腦產業鏈、生物醫藥領域中,有很大一批企業可以和國外企業科研實力進行對標。當然在部分領域,例如軟件領域、半導體領域,可能要靠國家自主可控政策扶植。雖然這些企業的競爭力與國外對標還比較弱,但是有了國家大政策的支持,在政策層面上補足,所以這些領域企業也可以相對看好。
(編輯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