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基金頻道 > 基金動態 > 正文

          對內部人申贖自家基金須強制披露

          2022-06-14 04:57  來源:上海證券報

              6月10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基金管理公司績效考核與薪酬管理指引》(下稱《指引》),對基金行業的績效考核和薪酬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在《指引》中,除了績效薪酬的遞延支付、長周期考核等,還特別對基金公司相關人員購買自家基金提出了明確要求,這是《指引》的一大看點。

              根據該《指引》第十二條,基金管理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主要業務部門負責人、基金經理應當將一定比例的績效薪酬購買本公司或者本人管理的公募基金,并須遵守基金從業人員投資基金的期限限制。

              具體要求為,高級管理人員、主要業務部門負責人應當將不少于當年績效薪酬的20%購買本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其中購買權益類基金不得低于50%;基金經理應當將不少于當年績效薪酬的30%購買本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并應當優先購買本人管理的公募基金。

              從制度層面讓基金內部人購買公司相關基金,讓基金管理方和投資者的利益強制捆綁,有望遏制被投資者詬病的一些行業痼疾,例如基金公司各種“造神”運動、在牛市高點密集發行新基金、夸大基金經理的業績表現等。

              基金行業利益鏈條,涉及基金公司、公司股東、基金經理、基金銷售和投資者等各個方面。由于基金公司的收入主要源于管理費,對于基金公司來說,只有把基金賣出去才能做大資產管理規模,基金管理費才能增加,基金銷售機構才能有更多的傭金,基金公司才能有更多的利潤,基金經理也會有更多的收入,基金公司股東才會有更多的收益??梢哉f,在擴大資產管理規模上,除了基金投資者,這個利益鏈條上的其余各方都有充足的動力。

              由于短期業績搶眼更能吸引投資者的關注,因此基金經理追求短期業績的動力十足,尤其是在牛市中,基金經理往往傾向于采用激進手段博取短期高收益,于是各種“消費男神”“醫藥女神”等造神運動粉墨登場,許多投資者在市場高點被吸引入場。從過往情況看,在市場情緒高漲時,基金公司乘勢發行新基金,可以募集到大量資金。

              不可否認,在基金銷售過程中,基金公司和投資者對投資的認知差距巨大。很多投資者對投資風險收益比缺乏起碼的認知,在信息存在巨大不對稱的情況下,往往會被基金公司或銷售機構宣傳的收益預期所蠱惑,而忽略了所要承擔的風險。

              在市場火熱的時候發行新基金,基金公司可以輕松募集到大量資金,賺得盆盈缽滿,但對于基金投資者來說,最終吞下的可能是投資苦果。從過往歷史看,這種基金公司及相關利益方豪賺而基金投資者虧錢的現象,隨著市場牛熊轉換一輪輪地上演著。這種事情發生的根源,核心在于缺乏強制的利益捆綁機制。

              最新公布的《指引》,有望遏制上述讓投資者虧錢現象的發生。但在記者看來,僅有上述規定還不夠,還需要對基金內部人的申贖情況進行披露,以便更好地實現利益捆綁。

              對于基金公司及相關利益方而言,僅僅強制披露持有基金是不夠的,還需要他們披露申贖基金的時點或者基金轉換的情況。畢竟,基金公司相關方作為內部人士,他們對待自己財產的態度更值得讓投資者作參考。今年初,滬上某基金公司的醫藥基金被投資者詬病,原因之一就是該基金公司的自有資金在去年市場高點賣出了該基金,卻還強勢營銷該基金,讓很多投資者虧損慘重。

              此外,記者認為,在新基金發行時,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要有強制跟投制度,基金公司須拿出真金白銀買入新發基金,基金經理也將自己的一部分可投資資產買入新發基金,這樣新基金才能獲準發行。

              美國商業大亨洛克菲勒說過,建立在商業規則上的友誼,永遠比建立在友誼基礎上的商業更可靠。建立在利益捆綁基礎上的信任,才是更可靠的信任。

              對于基金投資者來說,這種從制度層面將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和投資者的利益深度捆綁的機制,勝過基金宣傳中的萬千言語。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