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近期,央企核心資產估值修復備受市場關注,相關個股和板塊表現強勁。
對于央企的強勢表現,工銀瑞信基金央企ETF基金經理趙栩認為,在新的發展格局下實現高質量發展,是央企作為中流砥柱的核心發展目標。隨著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提出,央企的戰略價值和市場的認知有望得到逐步的統一,并將持續影響央企的未來投資價值。
趙栩同時表示,央企和資本市場形成了良性的互助發展的趨勢,以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為本源,央企借助資本市場在治理結構、所有制改革等領域也取得了根本性的改善。
“對于投資者而言,除投資個股,指數型基金也是投資者把握‘中特估’行情的重要工具。”趙栩認為,央企由于涉及行業眾多,如果從行業維度把握容易錯失投資機會,且不同行業也存在差異性,因此以央企主題指數基金參與市場能避免行業維度投資的短處,更好把握系統性投資主題的機會。
國內首批主題型ETF、全市場首只央企類ETF——上證中央企業5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央企ETF”),成立于2009年8月份,便是關注央企系統性主題機會的良好工具產品。
據悉,央企ETF以上證中央企業50指數(以下簡稱“上證央企指數”)為跟蹤標的,投資于標的指數成份股票及備選成份股票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資產凈值的90%。趙栩認為,上證央企指數作為一個覆蓋國民經濟支柱行業的成份股指數,具有代表性強、流動性較好、企業盈利較為穩定等特征,當前投資價值凸顯。
從業績表現看,央企ETF長期表現優異。根據基金2022年四季報顯示,央企ETF過去1年、3年、5年的凈值增長率均優于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自成立以來凈值增長率為24.25%,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為-8.03%。
“長期視角下,隨著央企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企業基本面整體向好,積極布局新業務新賽道,疊加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建設帶來的估值重塑,央企具備長期投資價值。”趙栩表示,從央企的整體來看,戰略地位的突出以及在眾多領域和行業的主導作用,在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推動下,大概率會持續形成市場的重點關注。
(編輯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