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見習記者 毛藝融
2024年以來,資金持續借道指數基金入市。以滬深300、上證50指數為代表的A股核心指數持續吸引大量資金入市。數據顯示,年內前兩個月全市場寬基股票ETF年內份額已增長超1500億份,資金凈流入近3500億元,其中滬市寬基ETF吸引資金凈流入超2400億元,滬深300、上證50ETF分別凈流入2275億元、259億元。
當前,滬深300境內跟蹤產品規模已突破6000億元,單只規模突破千億元大關的產品已達3只,包括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同時,華夏滬深300ETF規模也已突破900億元,即將躋身千億元俱樂部。
另外,上證50、科創50指數境內跟蹤產品規模均突破1400億元。
市場人士認為,今年以來A股出現投資價值洼地,寬基指數市盈率處于歷史較低水平,在政策面、基本面改善等因素作用下,中長線資金積極入市。2月份以來,科創50、科創100、滬深300、上證50、上證180指數已分別上漲17.9%、16.1%、9.4%、7.0%、8.1%。
除寬基指數外,以上證紅利、中證紅利指數為代表的紅利類指數亦表現突出。今年以來,上證紅利指數上漲11.4%,中證紅利指數上漲8.9%。目前上證、中證紅利類指數規模已超750億元,今年以來增長約23%。
隨著A股上市公司回購、分紅行為持續改善,中長線資金投資占比提升,紅利指數化投資的市場認可度不斷提高。
(編輯 張鈺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