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濤
近日,蒙草生態對外公告稱,公司與國開行內蒙古分行就生態環境修復與治理、生態產業扶貧、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簽訂《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國開行力促蒙草生態提升公司融資能力以及資金管理能力,拓寬公司的融資渠道、提高融資效率,為公司各項業務的開展提供金融支持。
一位資本市場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沿黃地區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項目的落地,國家和地方政府將推出多種舉措優化營商環境,蒙草生態等生態環保企業或迎來實質利好。”
蒙草生態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自治區提出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口號,農發行內蒙古分行、國開行內蒙古分行、內蒙古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積極行動,為我們的綠色事業提供大力支持。截至2019年11月,蒙草生態作為社會資本方的PPP項目共計向農發行內蒙古分行、國開行內蒙古分行、內蒙古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申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貸款、扶貧貸款等專項資金,現已獲得批復的貸款金額近20億元,為我們的生態北疆建設事業注入新鮮血液。”
在政府、金融機構大力支持下,蒙草生態的業務穩步拓展,不斷積累項目的建設和運營經驗,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行業影響力。主動控制訂單量、優化項目承接質量,在原有生態業務的基礎上,拓展創新業務。目前,公司已有大生態、種業科技+生態大數據、快樂小草、礦山生態修復等具有專項競爭力的創新產品,形成“種質資源研究、繁育、生產、銷售”一體的全產業鏈,提高現金流穩定性和回款效率。
業內人士預計,未來5至10年,生態治理產業蘊含萬億元市場規模。隨著融資環境的改善,國企新力量的進場,環保企業業績也將有望整體回暖。龍頭企業能借助資源聚集效應,抓住機遇,迎來新的大發展格局。
(編輯 白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