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小康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影響,口罩和消毒液等防疫物資也頻頻告急。面對關鍵防疫物資短缺的情況,眾多上市公司特別是車企紛紛開始跨行業支援。2月7日,比亞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精密”)發生工商變更,經營范圍新增“醫療器械、工業防護用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針對車企跨界行為,有資深汽車行業研究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當前口罩緊缺的背景下,此次事件主要體現了企業的責任和擔當,是一個短期的支援行為,遠期來看比亞迪介入口罩行業的可能性不大。”
在防護物資供應緊迫的形勢下,1月底比亞迪接到了生產口罩的需求。為了應援疫情,比亞迪緊急安排口罩規劃和生產,喊出了“3天出圖紙,7天出設備,10天出產品”的口號。緊接著,2月8日,比亞迪正式宣布承接口罩生產項目。公開資料顯示,預計比亞迪生產的口罩和消毒液將于2月17日左右量產,計劃2月底實現口罩500萬只/天的產能,消毒液5萬瓶/天的產能。
實際上,雖然眾多公司跨界抗“疫”的行為能較大的緩解相關醫護物資的供給壓力,但也有人擔憂跨界生產醫用口罩的專業度和安全性。據了解,醫用口罩在生產過程中,對生產環境的要求尤為嚴格,需要恒定的溫度和濕度,不能讓灰塵等細小雜物污染口罩。
對此,上述資深汽車行業研究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口罩行業的進入壁壘較低,據此前實地調研的情況來看,比亞迪以及比亞迪精密制造的生產工藝和生產環境是完全符合條件的。”
此外,比亞迪此前曾表示,負責生產消毒液和口罩的分別為比亞迪中央研究院和比亞迪電子事業群第九事業部。公開資料顯示,比亞迪電子事業群第九事業部不僅擁有自有廠房和醫療器械體系認證,還長期代理生產醫療器械產品。
據粗略統計,僅目前有確定數據的比亞迪等車企投產后的口罩日產就將達670萬只。相信隨著廣汽集團等后續車企的相繼加入,車企額外貢獻的口罩數量將會更多。
(編輯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