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一鳴
8月17日,輝隆股份舉辦“聚力生輝華章共鑒”——輝隆海華薄荷醇全球發布會。輝隆股份董事、總經理程誠,輝隆股份副總經理,海華科技董事長、總經理解鳳苗及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教授毛海舫等出席。

此次薄荷醇全球發布,引起香料香精行業的關注與支持。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理事長陳少軍通過一段VCR向輝隆股份、海華科技表示祝賀。

此外,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校長,被同行尊稱為“香料院士”的孫寶國參與連線,對輝隆海華薄荷醇順利量產、全球發布表示熱烈祝賀。孫寶國院士提到,“薄荷醇作為目前全球應用量最大的單體香料之一,國內一直依賴進口。海華科技以間甲酚為原料,自主研發的‘間甲酚—百里香酚—薄荷醇’全產業鏈生產工藝,攻克了手性拆分與手性異構體消旋回收技術,打破了國外長達幾十年的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香料主品種國產化的一大步跨越,對緩解行業下游企業的成本壓力,補齊香料產業鏈的短板,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今年3月,海華科技3000噸薄荷醇裝置建成開車并試產成功,這是國內首套擁有完整知識產權的規?;?、綠色化、一體化的薄荷醇生產裝置。經過三個多月的調試、優化,海華科技薄荷醇已穩定量產。

輝隆股份董事、總經理程誠表示,“2019年,輝隆股份并購海華科技。今天發布的薄荷醇產品,是海華科技歷經10年的潛心研發,用精心與匠心為行業提供的拳頭產品。海華科技也由此成為國內首家規模量產合成薄荷醇的生產企業。”

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教授毛海舫也表示,“海華科技薄荷醇產品的試產成功,將會明顯提高我國香料行業的整體生產效率與技術水平。”
資料顯示,我國曾是天然薄荷腦的生產大國,但目前薄荷種植產業基本已轉移到印度。由于天然薄荷腦的供應量與價格受氣候等不可抗拒因素的影響明顯,而合成薄荷的質量與成本要穩定得多,目前合成薄荷的供應量和需求量均在明顯增加。
長期以來,國際上只有日本與德國公司擁有合成薄荷醇的生產技術。日本高砂公司野依良治和他的同事因成功研發手性合成L-薄荷醇技術獲得了2001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也印證了薄荷醇手性拆分技術的難度之大。
作為國內首家規模量產薄荷醇生產企業,海華科技掌握從間甲酚到薄荷醇全產業鏈工藝,具備較強的成本優勢,薄荷醇項目投產后有望率先搶占市場,提高海華科技核心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海華科技在間甲酚領域也具有較強優勢。2016年,海華科技的粗酚提取法生產間甲酚裝置正式投產,公司成為全球首家同時掌握了兩種間甲酚生產工藝的企業,總裝置產能達到1萬噸/年,新建的10000噸/年間甲酚項目將于2022年下半年投產。達產后,海華科技間甲酚產能達到20000噸/年。
2019年7月,海華科技代表國內間甲酚產業正式向商務部提交反傾銷調查申請。2021年,海華科技贏得了反傾銷戰役的最終勝利,海華代表國內甲酚行業抵抗了國際巨頭的低價傾銷,為中國甲酚行業爭取到五年的黃金發展期。海華科技作為國內間甲酚產能最大的企業,有望受益于間甲酚反傾銷案件的落地。

輝隆股份副總經理,海華科技董事長、總經理解鳳苗介紹,未來,海華科技將重點發展香料板塊,加快香料產品矩陣拓展。薄荷醇的穩定量產,只是海華進軍香料香精行業的第一步,公司將縱向延伸“間甲酚-百里香酚-薄荷醇-涼味劑”產業鏈,橫向布局香芹酚、香蘭素等產品,持續振興民族香料工業,助力全球香料產業發展。
(編輯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