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公司產業 > 上市公司 > 正文

          格力電器5000萬元成立預制菜裝備公司 擴大產品品類是家電企業的必由之路?

          2022-12-12 19:50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李昱丞 見習記者 王鏡茹

              2022年世界杯激戰正酣,掀起了一波宅家看球的消費熱潮。不少線上生鮮配送平臺顯示,世界杯一周內,半成品火鍋預制菜銷量同比增長了100%,“風味羊蝎子”“胡椒豬肚雞”等預制菜湯品增幅翻倍,“韓式部隊火鍋”也成為平臺爆品。

              隨著預制菜不斷“出圈”,萬億元賽道也吸引了包括格力電器在內的巨頭跨界入局。記者注意到,近日珠海格力預制菜裝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珠海市成立。天眼查數據顯示,該公司由格力電器全資持股,法定代表人為董明珠,成立日期為12月8日,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供應鏈農副食品加工專用設備制造;包裝專用設備制造、銷售;農產品智能物流裝備銷售;電熱食品加工設備銷售等。

              事實上,早在9月7日,在珠海市舉行的一場預制菜智謀會上,格力電器就曾透露擬跨界入局預制菜。彼時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表示,“格力電器將結合企業自身優勢,成立預制菜裝備制造公司。預制菜裝備制造公司將注重研發、生產和運銷服務,為預制菜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強勢切入預制菜賽道

              作為餐飲和傳統農業升級迭代的組合拳,預制菜既是“新風口”,更是“新藍海”。艾媒咨詢集團CEO張毅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格力電器新成立的這家預制菜裝備公司地處廣東,廣東作為預制菜產業整體排名第一的省份,下游企業非常多,消費也較為旺盛,這對于格力電器來說優勢很大。”

              今年3月,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提出一系列創新亮點措施,開啟了廣東預制菜產業發展新局面。9月24日,格力電器發布消息,擬發起籌建廣東省預制菜裝備產業發展聯合會,攜手廣東省農科院、廣東恒興集團、國聯水產等單位,一起完善預制菜供應鏈體系,帶動產業升級。會上,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分管負責人也表示,期待構建一個以格力電器為平臺、集聚各種資源要素的預制菜產業聯合體和合作機制。

              易觀分析品牌零售行業高級咨詢顧問曾穎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預制菜是當前熱門賽道,潛力較大,且目前處于萬花齊放階段,行業格局沒有明確固定,存在一定市場與機會。格力電器入局優勢主要是其本身具備一定資金與資源實力,具備供應鏈優勢,啟動期壓力較小。”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認為,“格力電器并沒有像別的企業一樣大規模進軍預制菜產業,而是選擇了‘淘金的,不如賣水的’這一市場邏輯,將業務重心放在賣裝備上,這無疑是非常有效的市場操作策略。借助該策略,格力電器不僅可以在市場上迅速積累自己的市場競爭力,避免直接參與市場帶來的風險,而且完全有可能獲得更強的市場競爭優勢。”

              智能裝備領域多點開花

              目前來看,格力電器的多元化道路越走越寬。自2013年正式進軍智能裝備領域后,目前格力電器智能裝備不僅為自身自動化改造提供先進設備,也為汽車、食品、3C數碼、建材衛浴等眾多行業提供服務。

              特別的,冷鏈設備在保障預制菜產品的營養、風味、新鮮度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據了解,格力電器已深耕冷鏈領域多年,研制出包括前端產地倉、中轉物流中心、銷售配送倉等冷凍儲藏領域,遠洋、陸地冷藏運輸領域,以及與消費者最近距離的冷鏈終端等全冷鏈系列產品。

              “擁有為別人服務的能力,比賺錢還要開心。”在12月10日的2022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董明珠表示,格力電器的多元化與專業化并不沖突。格力電器的電機、壓縮機、電控等等全都跟空調技術息息相關。

              對此,張毅表示認同。他認為,“家電企業切入預制菜市場是很有前景的。隨著地產行業的降溫回落,家電企業從高速成長轉入存量時期,擴大產品品類成為家電企業的必由之路。并且家電設備和預制菜設備在工藝上是互通的,家電企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此外,家電企業也積累了豐富的渠道資源,本質上可以幫助預制菜產品更快更好的觸達消費者。”

          (編輯 白寶玉)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