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雯珊
見習記者 解世豪
“我們眼前的六個‘水泥罐’就是反應堆廠房,堆芯就在反應堆廠房里面。陽江核電(中國廣核分公司)的基地共有6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
在日前中國廣核舉行的2023年中期業績說明會的參觀環節,《證券日報》記者站在廣東陽江核電基地的觀景平臺上,聽陽江核電副總經理楊劍兵介紹陽江核電基地的整體情況。
上網電量同比上升約14%
在業績說明會上,中國廣核財務總監兼董秘尹恩剛向投資者介紹,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92.76億元,同比增長7.25%;實現歸母凈利潤69.59億元,同比增長17.91%。
據介紹,上半年中國廣核上網電量達1059.18億千瓦時,較2022年同期上升14.09%,等效減少標煤消耗約317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8728萬噸。
此外,在迎峰度夏期間,公司防城港核電站3號機組保持安全穩定運行,源源不斷為周邊地區提供清潔電力;防城港核電站4號機組目前正按計劃進行調試,預計將于2024年上半年投運發電。
今年7月底,國務院常務會新核準6臺核電機組,其中包括中國廣核所屬寧德核電5、6號機組,該項目采用中國廣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建設,單臺機組容量為1210MW。此外,同步獲得核準的華能集團所屬山東石島灣核電廠擴建一期項目1、2號機組,也將采用中廣核“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中廣核將全面參與該項目的建設工作。
近九成機組位于世界卓越水平
在交流環節,核電站的安全和周邊生態問題成為投資者們關注的話題。
據介紹,上半年中國廣核安全管理體系發揮良好效果,所管理的27臺在運核電機組均保持良好的安全狀態,在與衡量全球核電安全運維水平的重要指標——WANO(世界核營運者協會)的對比中,公司87.04%的機組業績指標進入世界前1/10的卓越水平,位于國際同行前列。
陽江核電總經理趙福明表示:“核安全是核電企業的生命線,確保核安全是支持核電長期發展、消除鄰避效應最重要的因素。公司始終堅守‘核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和‘安全第一、質量第一、追求卓越’的基本原則,保持并改進安全管理水平,并將這一原則始終貫穿于核電站的設計、建造、運營等各個階段,同時在核電廠推廣應用概率安全分析技術,公司所有核電廠在世界核運營者協會(WANO)排名逐年提高,保持了良好的核安全運行業績。”
提及環境生態問題,趙福明表示,中國廣核建立了成熟的環境監測體系,以及時跟蹤環境影響并采取行動,同時配合第三方監督,確保環境影響可控。同時,公司還建立了環境巡檢記錄體系,定期對核電基地周邊10公里的空氣、土壤、水和動植物進行跟蹤監測,并及時向社會公眾公布相關資料,并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
尹恩剛表示:“核電具有清潔、穩定、高效、安全的特點,在踐行‘雙碳’戰略大背景下,我國無法再大規模新增化石燃料進行發電,在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占比日益提高的電力系統中,需要核電作為‘穩定電源’,與新能源形成互補,發揮基礎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