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丁蓉
2023年,一體化壓鑄成為各大車企的必爭之地,產業發展趨勢形成。被稱為“賣鏟人”的一體化壓鑄產業鏈上游設備廠商,迎來發展機遇。1月19日,伊之密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2023年公司業績實現增長。
根據伊之密2023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報告期內實現歸母凈利潤4.53億元至5.01億元,同比增長11.7%至23.5%。對于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伊之密方面表示,2023年公司的經營情況良好,生產緊張有序,預計營業收入約41億元,同比上升約11.6%。同時,原材料價格回落,公司盈利能力持續提升,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伊之密主要產品有注塑機、壓鑄機、橡膠注射機及相關配套產品等。在一體化壓鑄領域,近年來,公司努力把握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機遇,已完成6000噸、7000噸、8000噸及9000噸超大型壓鑄機研發。公司與一汽、長安等知名車企在一體化壓鑄等方面有著緊密的合作。與一汽公司合作的為9000噸大型壓鑄機,目前已完成生產與小批量試制,與長安公司合作的為四臺7000噸大型壓鑄機。陸續與國內實力強勁的整車廠達成合作,是伊之密的大型壓鑄機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重要標志。
一體化壓鑄是指采用特大噸位壓鑄機,將多個單獨、分散的零部件集成,壓鑄一次成型為幾個大型鑄件,從而替代多個零部件先沖壓再焊接或鉚接組合的方式。一體化壓鑄不僅能減少汽車部件數量,還大大減輕了重量,是降低油耗、提升續航的重要途徑。蔚來、小鵬、大眾、沃爾沃、奔馳等國內外車企均在積極推進一體化壓鑄布局。
“全球一體化壓鑄產業正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過去這項技術面臨的爭議較多,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汽車行業對輕量化的需求持續增長,一體化壓鑄技術受到了廣泛關注,并在制造工藝和材料端實現了新的突破。2023年末,多款采用一體化壓鑄技術的重磅新車相繼亮相,這意味著,2024年有望迎來采用一體化壓鑄車型的上市高峰。”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專家、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悉,2023年年末,汽車行業掀起了一體化壓鑄熱潮。2023年12月26日,問界M9正式發布,該車采用一體化壓鑄技術,使用9000T壓鑄機。此外,蔚來ET9、極氪007、小米SU7、星紀元ES等新車相繼亮相,無一例外將一體化壓鑄技術列為“必選項”。
在一體化壓鑄產業鏈上中下游,上游主要為設備制造商和材料供應商,有力勁科技、伊之密、立中集團等上市公司,中游為壓鑄企業,有文燦股份、廣東鴻圖、拓普集團、旭升集團等上市公司,下游主要為汽車主機廠。上游設備制造由于短期內廠商進入難度大、投入資本高、研發時間長等因素,壁壘相對較高,賽道企業數量不多,前瞻性布局這一領域的企業有望率先受益于產業發展。根據中郵證券研報:“預計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一體化壓鑄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52億元。”
中泰證券1月19日發布的研報表示:“伊之密相繼拿下汽車整車制造國內頭部梯隊訂單,打破了市場對于公司在一體壓鑄領域進度較慢的質疑,充分證明了公司在一體壓鑄領域的實力,公司超重型壓鑄機訂單放量可期。”
(編輯 閆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