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一鳴 見習記者 張文湘
5月30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船舶集團”)組織旗下控股的12家上市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舉辦了2023年度集體業績說明會。
作為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核心軍民品主業上市公司,中國船舶在本次業績說明會上的亮相備受關注。中國船舶在會上表示,2023年公司超額完成年度生產經營目標,未來行業變化預計將對新造船市場形成有利支撐。
在高技術高附加值船型上不斷取得新突破
本次業績說明會在上交所交易大廳舉行,吸引了近200名來自各領域的投資者、分析師及媒體代表?!蹲C券日報》記者在交易大廳看到,寬闊的大廳已經接近滿座。
會議中,中國船舶董事、總經理施衛東介紹了公司2023年的經營狀況。2023年,中國船舶實現營業收入748.39億元,同比增長25.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9.57億元,同比增長16.15倍;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82.13億元,而2022年同期則為-4074萬元。2023年年末,公司的總資產和凈資產分別為1778.32億元和483.49億元。
2023年,中國船舶共承接民品船舶訂單128艘,總計918.61萬載重噸,按2023年底匯率計算的訂單金額為728.78億元(人民幣,下同)。截至2023年末,公司累計手持民品船舶訂單261艘,訂單金額1534.99億元;修船訂單77艘,訂單金額13.46億元;海工裝備合同訂單金額23.79億元,應用產業合同訂單金額8.31億元。
“公司超額完成了2023年的年度生產經營目標。我們踐行‘綠色造船造綠色船’的理念,形成了‘主業優勢明顯、核心功能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產業布局。”施衛東表示。
當前,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成為船舶工業的發展趨勢,而施衛東也介紹了中國船舶在上述領域的突破:“2023年公司手持訂單結構不斷改善,中高端綠色船型不斷涌現。我們瞄準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大型郵輪、超大型集裝箱船等中高端產品領域,打造一批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產品。2023年,公司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在高技術高附加值船型上不斷取得新突破,轉型升級成效明顯。”
樂觀展望2024年
進入2024年之后,中國船舶業績實現快速增長。今年第一季度,中國船舶實現營業收入152.7億元,同比增長68.8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1億元,同比增長8.21倍。目前,公司在手訂單充足,排期已至2027年底,部分訂單排期已到2028年。
此前,中國船舶董事會審議了公司2024年的經營目標,營業收入目標為722億元。今年第一季度,中國船舶就完成了年度目標值的21%。
船舶行業2024年的前景,也是集體業績說明會中眾人關注的焦點。中國船舶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59億元,同比增長131.7%。中國船舶集團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包張靜認為,從手持訂單、訂單結構、新船價格、原材料價格處于低位、匯率等情況來看,船舶行業盈利狀況加速改善,“今年一定比去年更好”。
中國船舶在回復投資者問題時稱:“展望2024年,一方面全球航運業綠色低碳轉型速度加快,以能源運輸為主的海運貿易格局重構,全球優質造船產能供給趨緊,對新造船市場形成有利支撐;另一方面,亦受全球經濟、貿易增長、地緣政治等因素交織影響,當前航運造船市場面臨的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也有所提升。公司將密切研判市場走勢,按照市場化原則并根據市場需求及自身實際承接訂單。”
業績說明會上,中國船舶還對當前市場關注的毛利率問題進行了回復。中國船舶表示,公司2023年交付訂單中,多為2021年上半年及以前簽訂的訂單,價格處于相對低位。隨著高價船舶訂單交付比重增加,同時作為船舶主要原材料的鋼板價格趨于平穩,預計后續毛利率將得到改善。資料顯示,中國船舶2023年船舶造修及海洋工程業務的毛利率為10.13%,比2022年增加3.9個百分點。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