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向炎濤
《證券日報》記者從可信渠道獲悉,小米已于6月7日就發行CDR向證監會正式提出申請,目前正在受理中。此外,小米也已經通過了港交所上市聆訊。
6月6日,證監會正式發布《存托憑證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等九份規章及規范性文件,明確了存托憑證的法律適用和基本監管原則,對存托憑證的發行、上市、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等作出了具體安排,文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這意味著,創新企業在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將啟動。
證監會表示,擬參與試點的創新企業,經具有經驗的保薦機構本著勤勉盡責的原則,全面、審慎核查后,認為完全符合試點標準、發行條件和各項信息披露要求的,可以向證監會提出納入試點和公開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的申請。
有消息稱,目前投資人尤其是基石投資者“入圍”競爭激烈,給出的估值普遍在750億-800億美元之間,也有一批機構給出超過800億美元的估值,不過目前尚未敲定任何基石投資者。
招商基金認為,新經濟創新企業以CDR方式登陸A股的優勢主要有三點:第一,可以在基本不改變現行法律框架的基礎上,實現境外上市公司科技企業回歸A股;第二,鑒于中國目前的法律框架及相關規定,注冊地在海外的公司并不能直接在A股上市。若采取CDR方式,則相對方便很多,上市手續簡單,發行成本低;第三,相較于此前本土科技公司復雜的借殼重組回歸A股之路,海外內資股通過CDR“曲線”回歸,可以繞過復雜的法律程序和借殼運作,保留原有架構,發行成本更低,上市周期更短。
受兩大利好消息影響,小米概念股近五日漲幅達4.22%。6月8日早盤,仍有超20家小米概念股持續上漲,其中,奮達科技一度觸及漲停后回落,中京電子、宇環數控、奧士康、金龍機電等個股漲幅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