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年9月9日正式掛牌成立的北京互聯網法院,迎來了“首案”宣判。
12月26日上午,備受社會關注的北京互聯網法院第一案:“抖音短視頻”訴“伙拍小視頻”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案正式宣判。判決明確:15秒短視頻雖然篇幅短小,但具備很強的獨創性和正能量,應當屬于“類電作品”受到著作權法保護。
法院指出,視頻長短與作品的創造性沒有必然關系。涉案短視頻包含了多方面的智力勞動,編排選擇及呈現均具有獨創性。因此,涉案短視頻應當作為作品受到著作權法保護。
作為短視頻領域的第一案,該案也備受各大短視頻平臺與短視頻創作者關注。抖音也首次在短視頻維權領域使用了區塊鏈的取證方式。抖音維權負責人宋純峰表示,本次代創作者維權,目的在于推動和探索一條適合短視頻行業發展業態的版權保護道路,能夠有力保護抖音平臺創作者的合法權利及創作熱情。
宋純峰稱,該判決完整全面地確立了短視頻版權保護的司法裁判規則,厘清了短視頻創作者、創作平臺互相之間的權利邊界,為短視頻創作者及短視頻平臺的維權指明了方向,對短視頻這一方興未艾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此前,抖音起訴稱,“伙拍小視頻”大量抄襲搬運抖音作者創作的視頻,要求停止侵權、賠禮道歉。判決認為,被告在接到侵權通知后,及時刪除了涉案視頻,作為平臺不構成侵權。
對此,宋純峰表示:“抖音幫助創作者維權的決心沒有變。下一步,將按照本案查明認定的事實及確立的法律規則,繼續追究伙拍小視頻用戶的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