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公司產業 > 企業信息 > 正文

          湖南涉農企業響應號召開工忙 本土進口雙管齊下保市場

          2020-02-05 12:41  來源:證券日報網 肖偉

              本報見習記者 肖偉

              2月4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發出通知,支持企業盡早復工,支持積極利用進口增加國內肉類等農產品市場供應。湖南省多家上市公司積極響應號召,利用自身優勢為人民群眾提供豬肉、家禽、水產和海產品。

             本土企業抓緊復工

              2月4日晚間,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關于維護畜牧業正常產銷秩序保障肉蛋奶市場供應的緊急通知》,強調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努力保持生產生活平穩有序,確保蔬菜、肉蛋奶、糧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應,通知明確表示,支持企業盡早復工,盡快安排飼料、屠宰、種畜禽、畜產品加工包裝材料等生產加工企業復工,增加市場供應,保障養殖企業和畜產品加工企業正常運行。

              2月3日晚間,唐人神公告稱,公司旗下的飼料、屠宰、食品加工等子公司已陸續復工。唐人神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唐人神旗下的各大豬場正常生產經營,人員已到位到崗。我們能保障各大子公司穩定經營,支持當地農業生產有序開展,為當地群眾提供食品供應。”

              同日,湘佳牧業旗下的湘佳食品產業園正式復工生產。2月4日,復工后首批生產加工的湘佳生鮮家禽運抵部分城市的超市,并由湘佳生鮮家禽專柜進行銷售。湘佳牧業董事長兼總裁喻自文親自發布承諾書,承諾湘佳生鮮家禽產品不漲價。

              大湖股份董秘楊明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疫情對我公司水產養殖影響不大,我們能保障全年正常生產。開春以后,氣溫回升較快,淡水魚進食增加,有利于水產養殖。我們將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加大魚苗投放力度。”

              進口企業預期樂觀

              2月4日,商務部辦公廳印發《關于積極擴大進口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積極利用進口增加國內肉類等農產品市場供應,充分發揮外貿新業態優勢,結合本地實際做好擴大進口有關工作,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佳沃股份收購智利三文魚企業AustralisSeafoodsS.A.以來,通過自建通路將冰鮮三文魚運至國內銷售。佳沃股份董秘崔志勇表示:“三文魚的養殖是程序化規范化作業,一年四季均有穩定產出,不存在較大起落。我們的養殖基地位于智利,養殖、加工等不受中國疫情影響,隨時可向國內提供冰鮮海產品。”

              目前,有部分三文魚養殖企業調整銷售策略,將產品改至美國、巴西等地銷售,納斯達克三文魚綜合指數報價下跌至7.03歐元每公斤。有市場分析人士表示:“當前三文魚價格仍在歷史相對高位運行,中國疫情僅僅是短期沖擊。相信在疫情過后,三文魚價格將重回上升通路,主要三文魚生產企業對中國消費市場抱有樂觀預期。”

              一位從事食品安全行業的資深人士表示:“消費者以山中野味為美為奇,全然不顧食品安全風險,這是消費升級中亟需杜絕的陋習。對于消費升級浪潮,企業提供豐富產品滿足消費者,媒體也應正面引導消費者,形成良好消費習慣。優質海產品品種多樣,營養豐富,應當全面取代山中野味,成為中國餐桌的標配之一。”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挪威三文魚巨頭美威集團發布的《2018年全球三文魚產業白皮書》表示,中國肉制品以生豬、白羽雞、肉牛為主,占據85%以上份額,以三文魚為代表的優質海產品占比僅為1%左右,產業發展空間廣闊。

              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產業經濟研究專家王連芬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散養戶、小規模涉農企業的體量小、鏈條短、負債高、流動性不足,在本輪疫情中受影響較大。水產養殖企業因其行業特點,受影響較小。規模以上養殖企業擁有充沛資金,掌握飼料、養殖、屠宰、冷鏈等全程供應鏈,在疫情面前響應速度更快,動員效果更好,抗沖擊能力更強,能在疫情中迅速填補市場空缺,平抑市場供求錯配的波動。特別是擁有全球供應鏈的養殖企業,不僅能避開疫區穩定經營,還可在全球范圍內靈活調度銷售計劃,避免單個地區市場真空期引起的機會成本,公司的經營空間和業績韌性更大。”

          戰“疫”直擊列表二維碼.png

          (編輯 上官夢露)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