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不會改變,“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成為住建部2019年工作的首要目標。
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24日在京召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王蒙徽總結了2018年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分析了面臨的形勢和問題,并提出了2019年工作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
住建部明年工作十大內容:
一是以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為目標,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二是以加快解決中低收入群體住房困難為中心任務,健全城鎮住房保障體系;
三是以解決新市民住房問題為主要出發點,補齊租賃住房短板;
四是以提高城市基礎設施和房屋建筑防災能力為重點,著力提升城市承載力和系統化水平;
五是以貫徹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促進城市高質量建設發展;
六是以集中力量解決群眾關注的民生實事為著力點,提升城市品質;
七是以改善農村住房條件和居住環境為中心,提升鄉村宜居水平;
八是以發展新型建造方式為重點,深入推進建筑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九是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為切入點,優化營商環境;
十是以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為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消息一出,今日下午住房租賃板塊直線拉升。截至收盤,世聯行漲停,我愛我家漲幅逾5%,國創高新漲幅接近4%。
重點一:
雙向調節,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東方證券分析師竺勁表示,對房地產行業而言,明年穩定總需求將成為政策微調的主基調,調控政策的目的是防止房地產價格大起大落,圍繞著市場價格進行理性回歸,這也符合“六穩”中“穩預期”的要求。
“穩定其實是雙向調節,大漲肯定不是穩定,但暴跌同樣不是穩定。”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當前市場上有聲音認為房地產調控有所放松,這時候繼續強調穩定,實際上是強調政策調控的導向,政策上還是追求市場穩定,不讓違法違規現象出現,后續調控房價還是重要任務。應當由市場決定價格,不能把房價下跌作為導向,但對盲目漲價、亂漲價、虛假收費等等后續還需要加強管控。
地價方面,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住宅用地成交價格有所下跌,今年以來土地流拍數量也有所增加。
重點二:
建立住房政策性金融機構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夏丹表示,在住房金融領域,現有的商業銀行按揭貸款更多供應給中高收入人群,公積金又存在管理和投資效率較低、覆蓋面比較窄等問題,還沒有針對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金融供給。建立住宅政策性金融機構,側重于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住房金融,包括購房和租房。住建部會議將這一條放在補齊租賃住房短板的任務當中,可能會側重于租房金融支持方面。
具體來看,對于個人的租房金融支持主要是指租房貸款,以及押金設置、審批方式、征信數據采集等相關環節的合理創新。
重點三:
長效機制在“租售并舉”環節加速落地
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認為,防止房地產問題引發系統性風險,要用市場手段解決市場長期存在的問題,讓金融的歸金融,市場的歸市場。“租購并舉”是住房制度改革方向。近期租賃市場暴露出一些新問題,說明要培育市場、規范發展,大型國有金融企業介入租賃市場非常必要。
以建行為例,一是打造全國性、安全陽光的住房租賃綜合服務平臺;二是倡導“長租即長住,長住即安家”等住房新理念;三是探索發展存房業務,激活存量閑置房源;四是打造住房租賃新生態,整合社會資源共同發展租賃市場,提升租住品質;五是研發住房租賃指數,促進形成租金合理預期。
張大偉表示,2018年房地產長效機制已經在租售并舉、“房住不炒”等環節開始快速落地。截至目前,2018年全國房地產各種調控政策達450次左右,刷新歷史調控記錄,同比漲幅高達75%。2018年也成為歷史房地產調控政策最密集的年份。
嚴躍進認為,租賃市場的短板在于供給端在發力,需求端不迎合。后續供給端的調控力度會比較大,但需求端也需要有一些把控,尤其是需要推進“租售同權”。
值得注意的是,加速推進長效機制,房地產稅是一個重要內容。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經濟藍皮書:2019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認為,應加快房地產稅立法,通過推出房地產稅給地方政府找到穩定財源,并以此為質押,加大地方政府發債力度,用于基礎設施投資。
重點四:
“房住不炒”主基調不變
張大偉表示,再次明確要求房住不炒,代表了全國房地產的調控力度將依然維持之前的高壓狀態。雖然最近部分城市出現微調,但整體看基本原則依然不會改變,中央遏制房價上漲的決心不會改變。
張大偉表示,“房住不炒”也代表了未來樓市政策將依然打擊投機投機,保護真實性居住。未來微調的政策也有利于剛需。
00:15 | 《國務院關于規范中介機構為公司公... |
00:15 | 暢通“數字橋梁” 跨境電商領域成... |
00:15 | 多地優化住房“以舊換新”政策 提... |
00:15 | 拆解信貸“成績單” 資金流向了哪... |
00:15 | “因城施策”成效明顯 房地產朝止... |
00:15 | 券商人才結構升級 彰顯行業轉型成... |
00:15 | 逐夢深藍 向海圖強 深??萍计髽I掘... |
00:15 | 低空經濟應用場景迎“上新”潮 商... |
00:15 | 外資機構謀劃“加倉”中國資產 |
00:15 | 今年二季度理財公司新發產品環比增... |
00:15 | 24家上市券商披露中報預告:預計凈... |
00:15 | 銀行及理財子公司加大“攬客”力度...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