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若琳
11月20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2020數字經濟領航者峰會”在京召開。騰訊集團副總裁馬斌在峰會現場表示,數字化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新興的數字化業態也迅速涌現,對我國經濟重啟與恢復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根據《數字中國指數報告(2020)》,2020年上半年各月份的用云量,均明顯高于去年同期,其中,2月份用云量增長超90%,遠高于上半年其他月份。反映了云化、數字化是疫情期間的剛需,類似“健康碼”、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數字應用需求激增,大幅提高了云資源的使用。
馬斌表示,未來萬物互聯、萬物智聯、萬物數聯的情況下,所有的企業都將重構,所有行業都將在線上重塑。
數字時代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好數字經濟的生產要素,騰訊不斷用“科技+文化”驅動,與社會共同進步。馬斌告訴記者,“大家都在說‘上云、用數、賦智’,其實這是有方法論的,先做好連接、數字化和商業洞察,然后在生態中間迭代和變革,為產品的全生命周期進行設計。
生態共建是產業發展的最優選擇,馬斌在峰會期間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產業互聯網中,每個產業都有自己的生態,騰訊堅持做好“數字化助手”,融入各產業生態,結合生態伙伴的能力,為客戶提供最優的產品、服務。
騰訊與生態合作伙伴一同不斷探索產業數字化升級之路。同時,在幫助各行業數字化升級的過程中,騰訊也圍繞場景痛點提供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
據了解,受疫情影響,在線會議需求猛增,騰訊會議在8天內擴容10萬臺云主機,100萬核的計算資源,基于原有API能力為不同的場景打造云上會議。從最初的“開放平臺”到云,再到產業互聯網,騰訊云成立十年來,ToB業務路徑越來越清晰、產業生態也越來越壯大。
數字經濟也對云上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戰。隨著新基建與云基礎設施建設的深入,安全焦點已經發生轉移,云安全成為安全的主戰場。馬斌認為,安全是產業數字化的底層架構、生態共建是產業發展的唯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