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見習記者 袁傳璽
11月6日,作為進博會配套現場活動之一,“2022智能科技與產業國際合作論壇”召開。百度集團副總裁、百度集團首席信息官李瑩受邀在會上發表《AI賦能發展,知識驅動創新》主題演講。李瑩認為,以人工智能為重要驅動力的智能經濟新階段已經到來,創新流水線也正在與產業深度結合,為芯片、智能硬件等諸多產業智能化升級提供支持。
在李瑩看來,想要驅動創新大規模發生,就要打造AI時代的“創新流水線”:使AI與知識管理碰撞,發生乘積效應,即“創新流水線=AI×知識管理”。
如今,海量的數據和知識爆發式增長,高效、精準地獲取需要的知識,成為我們面臨的重要挑戰。AI技術的高速發展,帶來信息和知識處理上的持續突破,讓知識管理能夠通過AI技術賦能實現質變。
一方面,大模型、知識圖譜等AI創新技術飛速發展,為新階段知識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撐。大模型技術可以更深入理解知識工作者的需求,使知識更好地被組織、更高效地分發;知識圖譜則構建了龐大的“知識”網絡,從非結構化數據中萃取知識,多模態細顆粒知識片段自動化拆解,輔助決策,使人與知識智能連接。
另一方面,每一位知識工作者也能不斷創造或積累創新技術和經驗,源源不斷地沉淀到組織的知識資產,成為創新動力,創新正循環讓組織知識管理的價值產生倍增的收益。
百度即是知識管理“創新流水線”的推動者和受益者。
據悉,在百度內部,小到一篇文檔的協同編輯,大到一個項目的協同推進,都可通過一個項目知識庫,協同所有的參與方共享信息、隨時維護,形成“多線程并發式”共商、共創的模式。李瑩舉例,應用創新流水線,一年一度的“百度世界大會”項目的籌備工作已實現了從“100到1”的質變。過去動輒上百的各類文件,現在只要1個項目知識庫就足夠。整個項目知識庫成為一部“項目百科全書”,沉淀了協同創新的過程、思考、經驗、總結。
創新流水線不僅能在項目協同上發揮作用,還能為復雜程度更高的創新產業提供支撐。以芯片制造企業為例,創新流水線可加強各部門協作,通過知識庫提升多工種知識的沉淀和共享應用,并通過OKR、周報、流式引擎等工具、系統,層層對齊、把關、驗收進度和質量。
創新流水線能夠高效運轉,依靠智能、豐富的產品支撐。百度如流作為創新流水線的產品形態,是新一代智能工作平臺,以AI和知識管理為核心,打造知識創造、沉淀、流動、應用的產品矩陣。通過智能知識庫進行知識的高效創作和沉淀,并通過統一搜索和智能推薦系統讓知識高效流動起來,同時通過智能工作臺、工作卡作為載體,在工作的各個場景,形成知識的廣泛“連接”,從方方面面為創新提供服務保障。
(編輯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