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李冰)日前,由中國人民大學與中國工商銀行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金融學科年會(2024)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年會聚焦“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快金融強國建設”,旨在促進金融學科的深度交流與創新,為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貢獻力量。來自全國各地的百余位專家和青年學者圍繞“保險業高質量發展”“數字金融與銀行業轉型”“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金融風險管理與政策”“金融市場與投資行為”“銀行與宏觀經濟政策”等六大主題進行研討。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致辭時表示,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關系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要圍繞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圍繞提升國際影響力、競爭力和話語權建構中國金融學科自主知識體系。
中國工商銀行行長劉珺在致辭中談到,當前國際金融體系正經歷重大變革,我國金融發展面臨外部挑戰和內部轉型的雙重壓力。在此背景下,構建工程化的金融風險管理體系顯得尤為重要。同時,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對金融高水平開放提出了要求,這需要新的設計思路和制度創新。中國工商銀行與中國人民大學合作舉辦本屆年會,旨在打造一個促進金融領域思想交流和智慧碰撞的平臺,共同推動中國特色金融發展。
北京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副主任劉曉蕾探討了地方政府在推動地方產業鏈建設中的作用。她表示,地方政府通過政策支持幫助本地龍頭企業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從而推動了地方經濟的增長。劉曉蕾認為,地方政府在推動產業鏈集聚方面的正面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編輯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