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曹衛新)10月28日,由蘇州工業園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主辦、致同中國承辦的“資本賦能新質生產力暨2024年第七屆致同論壇”在蘇州順利召開。致同中國主席、首席合伙人李惠琦表示:“在全球經濟轉型、能源轉型的今天,新質生產力已經成為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新引擎。本屆論壇以‘資本賦能新質生產力’為主題,意在探索資本如何精準對接創新需求,加速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我們相信,通過深化合作機制,探索并實踐創新融資路徑與模式,我們能夠共同開啟資本與創新深度融合的新篇章,為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撐。”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一系列新政相繼出臺。中信建投投資銀行業務管理委員會總監吳嘉煦和致同管理合伙人、全國審計服務線主管合伙人任一優就近期新政為現場嘉賓進行了深入解讀,以期為科創企業資本市場規范、順利發展提供參考。
吳嘉煦表示,自今年國新辦9月24日發布的降息、降準等一攬子積極政策后,IPO市場正穩步邁向常態化階段,且國家顯著增強了對新質生產力企業的扶持力度。與此同時,監管環境日益嚴格,促使企業務必強化財務規范性,并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展望未來,優質的科創企業將成為推動上市進程的主力,而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逐步完善,將為各類企業提供更為豐富多樣的上市渠道與選擇。
任一優表示,近期出臺的一些政策顯著增強了資本市場的包容性、適配性和精準性。并購政策也更加開放,以支持新質生產力和科技創新型企業。
在圓桌討論環節,圍繞“資本與創新如何賦能成長型企業發展”的議題,致同咨詢并購與融資業務財務顧問主管合伙人武建勇、通富微電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蔣澍,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院長助理成方泳等共同就成長型企業的發展進行了深入討論。
企業家代表蔣澍結合半導體行業的特點,強調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指出不同企業應結合自身特色尋找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機遇。隨著半導體技術的迅猛進步和摩爾定律的持續推進,芯片制程日益精細,然而成本卻呈現上升趨勢。面對這一挑戰,通富微電通過積極布局先進封裝技術的研發,成功構建了獨特的競爭優勢。蔣澍表示,資本與創新應攜手并進,成長型企業才能在技術革新與市場開拓的道路上實現飛躍式發展。
(編輯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