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傅蘇穎
在資管新規引導下,近期,多家銀行密集發布公告稱,擬設立資管子公司。南京銀行6月7日晚間公告,為促進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健康發展,公司擬出資不少于20億元發起設立資產管理公司,持股比例100%。而在前一日,即6月6日,平安銀行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出資設立全資資產管理子公司“平銀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不超50億元。截至目前,近3個月以來,共8家銀行發布公告擬設立資管子公司。
“商業銀行設立資產管理子公司,有利于銀行理財業務向更專業、更合規的方向發展,這是大勢所趨。”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李佩珈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設立資管子公司是資管新規發布后的正常業務調整,有利于銀行業的穩定發展。按照資管新規的要求,未來銀行資管子公司或將陸續成立,22萬億元非保本理財將以子公司的形式發行資管產品。當前已經多家銀行公開表示成立資管子公司,通過設立資管子公司銀行可以滿足包括解決開戶資質、落實風險承擔主體和解決多層嵌套問題等方面的監管要求,同時也有助于銀行進行專業化經營。
今年以來,除南京銀行和平安銀行之外,先后還有招商銀行、華夏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交通銀行和光大銀行等6家銀行發布公告擬設立資管子公司。此外還有興業銀行、民生銀行等數家銀行都正在籌備或設計方案。
李佩珈表示,隨著我國居民財富積累的快速增長,資管業務將成為各類金融機構業務拓展的重要藍海。在新的監管體制下,未來商業銀行資管業務的競爭格局也將發生深刻變化。一方面,對處于資管行業主導地位的商業銀行而言,要想繼續保持優勢地位,需要做好短期過渡安排與中長期戰略規劃,做大資管業務的盤子。短期看,原有的非標資產運行模式受到較大挑戰;長期看,對商業銀行的資產創設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對投資能力弱的中小銀行而言,其理財業務可能會受到較大沖擊。
李佩珈表示,相較于之前銀行通過表內部門開展資管業務,新成立的資管子公司面臨著定位難、監管約束更加嚴格等難題,需要重新定位和劃分與母行的業務、利益邊界,也需要母行在子公司初期給予人員、管理、渠道等多方面的支持。
鄂志寰也表示,銀行設立子公司能有效實現表內表外風險的隔離,但在探索設立資管子公司的過程中還有不少監管問題有待明確,包括如何處理資管子公司和母行的關系,對銀行資管子公司注冊資本或凈資本的要求、對資管子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要求、以及對銀行風險管理的要求等。此外,對于已經擁有公募基金的銀行而言,資管子公司與公募基金的重復建設問題也需要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