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銀行 > 正文

          上海銀行躺槍阜興私募產品爆雷 澄清僅為托管行之一

          2018-07-24 17:26  來源:證券日報網 劉冬

              本報見習記者 劉冬

              7月24日,一張微信朋友圈關于“上海銀行270億理財基金,100萬起購,血本無歸”的信息被廣泛傳播,文字所附圖片為眾多投資者拉橫幅在上海銀行門口維權。對此,《證券日報》記者向上海銀行求證,上海銀行表示該謠言所涉“理財基金”非其所發行的理財產品,也非其代為銷售的理財產品,而是阜興集團旗下三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發行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上海銀行只是上海多家托管銀行之一。

              上海銀行表示,該信息為謠言,嚴重損害了上海銀行聲譽。并稱已向公安機關正式報案,并將追究謠言散布者的法律責任。

              維權事件起源于意隆財富爆雷,6月25日,意隆財富多個私募基金產品的相對方阜興集團實際控制人朱一棟失去聯系,朱一棟管理的阜興集團因而處于失控狀態。由此規模350億的阜興集團轟然倒塌,人去樓空,引發投資者一波波的維權潮。

              據悉,前期投資者已通過多種方式向監管機構、公安機關、行業協會等表達維權訴求。

              上海銀行表示,近日,投資者提出托管銀行應履行“召開持有人大會”、“開展資產保全”等超出托管銀行法定職責范圍的訴求,上海銀行已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向投資者進行解釋,但部分投資者仍然采用了非理性的維權行為。

              私募產品爆雷,托管行是否有法律責任?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法律顧問卜祥瑞接受了有關媒體采訪時表示,《基金法》并未規定銀行共同受托責任;依據《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規定,托管銀行并不具備“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會議”等法定職責;管銀行依法依規不承擔“統一登記私募基金投資者情況”義務;商業銀行作為托管機構依法不承擔“保全基金財產”連帶責任。

              此外,卜祥瑞提示,當前私募、P2P機構領域出現了一些亂象,有關機構應切實承擔監管和自律責任,依法維護投資人的合法權益。作為投資者,要充分把握《證券法》《基金法》《合伙企業法》等法律法規以及監管自律規則的有關規定,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托管銀行名義實施金融詐騙或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行為。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