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銀行 > 正文

          銀行業開放將有“大菜” 外資或大舉進入

          2019-04-11 00:01  來源:證券日報 杜雨萌

              ■本報記者 杜雨萌

              雖然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步伐越邁越大,但在監管層看來,仍有可發展的空間。

              僅從銀行業角度來看,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此前透露稱,銀保監會正抓緊研究包括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條件,進一步拓寬外資金融機構業務經營范圍,進一步簡政放權、縮減和優化行政審批,以及進一步優化監管規則、改善外部經營環境等新一輪開放措施。專家指出,銀行業開放力度將加大,未來將會推出一些“大菜”。

              如是金融研究院宏觀策略高級研究員葛壽凈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我國對外開放的重點已發生明顯改變,過去更加側重于制造業對外開放,而現在更加聚焦在金融業開放方面??偟膩碚f,金融業對外開放已成為我國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新領域。

              據了解,2018年銀保監會發布了15條新的開放措施,如取消和放寬外資持股比例,放寬外資機構業務準入條件,擴大外資機構業務經營范圍,優化外資金融機構的監管規則等。隨著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外資銀行在中國得到了穩健發展。數據顯示,現在已有41家外資銀行法人落戶中國,有115家外國銀行分行、154家外國銀行代表處在華營業。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3月21日北京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3月21日召開的董事會2019年第一次會議通過《關于與INGBankN.V.設立合資銀行的議案》及《荷蘭安智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合資經營合同》,同意與INGBankN.V.共同出資發起設立合資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這意味著我國將迎來首家外資控股的合資銀行。

              “在我國全面對外開放的背景下,進一步引入外資銀行將倒逼國內金融行業的深化改革。”在葛壽凈看來,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我國本土銀行的公司治理能力,學習外資銀行的先進管理經驗,另一方面,由于我國銀行業屬于混業經營,存在多層嵌套和業務高風險等問題,而外資銀行在混業經營和防范風險方面經驗豐富,所以,引入外資銀行也有利于提高我國金融系統風險防范能力。

              但葛壽凈認為,在擴大金融對外開放過程中,我國銀行業也要繼續健全宏觀審慎調控手段,建立境外機構投資中國的安全審查制度,防范金融風險,與此同時,未來還要做好對外資等開放后產物的接收工作,進步一提高風險管理水平,以保障我國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

              不可否認的是,在金融業開放程度日趨加深的背景下,這也對監管制度提出新的挑戰。王兆星表示,銀保監會將以擴大開放為契機,通過加快自身法律制度建設,對接國際通行監管標準,完善監管手段和工具,在開放過程中平衡好促進發展和風險防范的關系,在開放實踐中提升防范風險和監管的能力。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