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銀行 > 正文

          摩根大通鄒煉:中資銀行海外布局進入成熟期

          2019-04-15 23:44  來源:證券日報 毛宇舟

              ■本報記者 毛宇舟

              近半年來,摩根大通不斷有喜訊傳來,創建并成功測試數字貨幣摩根大通幣、控股券商獲得證監會批準。

              身處日益復雜的金融環境,又受益于金融市場愈加開放的政策,摩根大通有哪些服務創新,今年在國內業務上有何布局,又對投資人有何建議?

              《證券日報》記者帶著一系列問題專訪了摩根大通銀行(中國)行長、摩根大通銀行亞太區資金服務部金融機構銷售總監鄒煉。

              科技才是驅動力

              無論對于中資行還是外資行而言,金融科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鄒煉的眼中,科技是銀行不斷向前的驅動力。“如果不在科技方面做更新換代的話,你的市場份額就會被非傳統機構不斷的蠶食”,鄒煉說道。

              與中資銀行拿出凈利潤的1%到2%投入到金融科技不同,外資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十分巨大。2017年中國銀行業的金融科技投入總規模超過了100億人民幣,而摩根大通同年在金融科技的投入就已經達到了95億美金,幾乎占到當年摩根大通凈利潤的四成。

              在這樣巨大的投入下,摩根大通孵化了一系列的成果,銀行間信息網絡(IIN)就是其中一個。IIN是一個安全、分布式、基于許可的網絡,運用區塊鏈技術,銀行可以安全地交換與跨境支付有關的信息,旨在讓全球支付過程更加流暢便捷,步驟更少、速度更快。

              在當今的代理行環境中,銀行頻繁地要求其他銀行提供信息,以便做出適當的合規判斷。即便是交換收款人姓名、地址和出生日期等簡單信息,也可能需要2-16天才能完成,導致支付延遲。此外,解決合規查詢可能需要通過支付鏈進行多次跳轉。而IIN通過安全、許可的方式將需要信息的對手方與可提供信息的對手方直接對接,大大減少了跳轉次數。憑借IIN的優勢,跨境支付中的款項可以更快地到達收款人賬戶,同時降低相關成本,所花費的時間可能從數周降至數分鐘。

              截至2月末,已經有194家銀行表達了加入銀行間信息網絡的意愿,包括數家中資銀行。鄒煉坦言,在每個行業都會有一些人成為探路者,考慮的不僅僅是商業利益,摩根大通很愿意為行業做貢獻,也愿意當領頭羊,因此在金融科技上的巨大投入并不奇怪。而從在商言商的角度來看,技術的不斷提升,基礎的金融產品愈加完善,就是摩根大通最大的優勢所在。

              合作大于競爭

              1979年,中國出現了第一家外資銀行的代表處,從這個時間點來看,外資行在中國的發展已經走過了整整40年,這其中,外資行與中資行的競合問題一直為人所樂道。

              鄒煉認為,從近幾年來看,外資行在整體銀行業的資產占比有所減少,并非是外資行不作為,而是中資銀行的發展太快,外資行雖然也在進步,但是份額被中資行高速的發展所稀釋,與中資行的關系則是合作大于競爭。

              “中資行有本土的運營成本低的優勢,網點多、客戶多,外資行的長處則在國際平臺,全球網絡以及跨境產品都有優勢,摩根大通在美國有很多創新產品,我們就要考慮哪些是國內沒有的,要把這些先進的產品和理念帶進來,因此外資行在發展中一定要和中資行錯位競爭,共同發展”,鄒煉說。

              一方面外資行不斷進入國內市場,一方面中資銀行紛紛揚帆出海,不斷在海外拓展業務,不過從2018年開始,海外拓展的熱情似乎有所減退。

              鄒煉認為,中資行的海外布局已經進入成熟期,“中資銀行的海外布局初期以占點為主,但現在則更加理性,選擇設立海外分支機構的思路一般有兩種,一則以支持客戶為優先,客戶在哪里就在哪里設點,另一種思路是跟隨國家的倡議和布局,例如圍繞一帶一路、大灣區建設選擇設立機構,這樣的策略下,國際化進程更加穩健”。

              2019投資者要穩扎穩打

              伴隨著國際環境的復雜形勢,2018年中國出境并購量有所下降。摩根大通發布的《2019年全球并購展望》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并購市場交易量4.1萬億美元,為有史以來第三高水平。在中美貿易摩擦和CFIUS加大審查力度的背景下,中國出境并購量繼2016年“超級峰值”以來連續第二年同比下跌23%。盡管如此,目前中國出境并購的總交易價值仍然較2016年峰值前水平高出三分之一左右。

              鄒煉表示,放眼全球,中國的經濟增速依然很快,中資企業到海外去尋求具有吸引力的市場是一種常態化,預計中資收購方今年還將積極尋求戰略性海外并購機會,特別是能夠使其獲得先進技術、知名品牌、國際分銷網絡或關鍵自然資源等的并購交易。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