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翁榕濤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5日收盤,A股36只銀行股中,有31股跌破每股凈資產,破凈率逼近90%,平均市凈率僅為0.79倍。
銀行股估值目前處于歷史低位,部分銀行股股價甚至是又創新低。股價低迷的另一面,則是銀行業今年以來經營穩健,一季報無論是盈利增速還是資產質量均超預期,股價和基本面背離日趨嚴重。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未破凈的銀行股僅有寧波銀行、招商銀行、常熟銀行、青農商行和紫金銀行,其中寧波銀行、招商銀行和常熟銀行市凈率較高,分別為1.70倍、1.39倍、1.13倍,紫金銀行和青農商行分別為1.02倍、1.00倍。
31家破凈的上市銀行中,市凈率最低的是華夏銀行,只有0.45倍,這也是目前兩市唯一一家市凈率在0.5倍之下的銀行。另外,國有六大行全部破凈,交通銀行的市凈率最低,為0.53倍,郵儲銀行市凈率最高也僅為0.78倍。
由于銀行股大范圍破凈,今年以來成都銀行、渝農商行、郵儲銀行、長沙銀行、浙商銀行等5家銀行相繼推出穩定股價的方案或措施。比如,6月12日,成都銀行發布穩定股價措施公告稱,6月9日起30個交易日內,在公司領取現金分紅和薪酬的現任非獨立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共計12人增持股份金額合計不低于247.55萬元,增持主體的增持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而之前的6月10日,郵儲銀行公告顯示,2019年12月10日至2020年6月8日,郵政集團累計增持該行A股7.37億股,增持金額39.8億元,占該行已發行普通股總股份的0.85%。
除了部分銀行出手“護盤”以外,估值正處于低位、股息率較高的銀行股還成為險資眼中的“香餑餑”。從今年險資14次舉牌的對象來看,涉及到銀行、房地產、酒店、工業機械等各種行業,但銀行股是當仁不讓的主角。
6月9日,中國人壽集團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披露,近日增持并舉牌工行H股股票。截至當日,中國人壽合并持有工商銀行H股合計約43.4億股,占其H股股本的5.0001%。這是繼5月26日二度舉牌農業銀行H股后,險資針對銀行股的又一大動作。與此同時,中國人壽還控股了廣發銀行,對銀行的鐘愛可見一斑。此外,今年3月份農業銀行H股也被另一家險企太平人壽舉牌。
結合銀行的估值及基本面來看,險資增持銀行股顯然是基于長期的戰略配置考慮。目前,市場仍然看好優質銀行股的機會。浙商證券研究所所長、知名銀行業分析師邱冠華就指出,優質銀行股的機會遠遠比風險大,未來10年銀行要發生的景象很可能類似于過去10年的水泥行業,行業增速下降,公司會顯著分化。依據這樣的投資思路,在板塊已經具備估值優勢的當前,那些稟賦優良、戰略得當、戰術得法的優質銀行,顯然值得投資者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