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王君暉
為加強對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個人存款業務的監督管理,維護市場秩序,防范金融風險,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銀保監會辦公廳、人民銀行辦公廳近日聯合印發了《關于規范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個人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
《通知》重點規范了業務經營范圍,要求商業銀行依法合規通過互聯網開展存款業務,不得借助網絡等手段違反或者規避監管規定。商業銀行不得通過非自營網絡平臺開展定期存款和定活兩便存款業務。
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商業銀行通過非自營網絡平臺開展存款業務,是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產物,最近業務規模增長較快。但該業務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風險隱患,涉嫌違反相關監管規定和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相關要求,突破地方法人銀行經營區域限制,并且非自營網絡平臺存款產品穩定性較差,對商業銀行的流動性管理也帶來挑戰。因此,為防范金融風險,依法對上述定期存款以及定活兩便存款業務予以叫停。需要指出的是,商業銀行與非自營網絡平臺進行合作,通過開立Ⅱ類賬戶充值,為社會公眾購買服務、進行消費等提供便利,這部分業務不受影響,可繼續開展。
“目前,保險公司、基金公司等通過非自營網絡平臺銷售相關產品受到相應監管。存款作為最基礎的金融服務,理應受到更為嚴格的監管。”上述負責人表示。
《通知》進一步強化風險管理,商業銀行應當加強業務風險評估與監測,強化資產負債管理和流動性風險管理,合理控制負債成本。地方性法人銀行要堅守發展定位,立足于服務已設立機構所在區域的客戶。
為加強消費者保護,《通知》明確,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存款業務應當強化銷售管理和網絡安全防護,切實保障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要嚴格監督管理。各級監管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采取監管措施或者實施行政處罰。
對于商業銀行通過非自營網絡平臺已經辦理的存款業務,《通知》明確,到期后自然結清。在此期間,相關存款依法受到保護,消費者可以依據法律規定和存款協議到期取款或者提前支取。商業銀行應當繼續提供查詢、資金劃轉等相關服務,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為避免次生風險,《通知》明確監管部門可根據相關商業銀行的風險水平,按照“一行一策”和“平穩過渡”的原則,督促商業銀行穩妥有序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