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冰
近日,由公安部國際合作局、公安部新聞宣傳局主辦,騰訊承辦的“打擊治理跨境賭博之‘資金鏈治理’媒體沙龍”在線上舉行,來自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和騰訊相關負責人結合各自業務,介紹了跨境賭博犯罪“資金鏈”的現狀、整治措施及治理成果。
《證券日報》記者從活動中獲悉,近年來,跨境賭博犯罪集團“花式”設局,嚴重影響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對此,公安部緊緊圍繞“堅決遏制跨境賭博犯罪亂象”的目標,會同有關部門全力開展打擊治理專項工作。2020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跨境賭博犯罪案件3500余起,打掉賭博推廣平臺、非法支付平臺和地下錢莊等各類違法平臺共計6300余個;中國人民銀行共計處罰違法違規機構300余次,國家外匯管理局查處涉賭資金跨境轉移及非法匯兌案件300余起。
當前,打擊治理跨境賭博工作取得明顯階段性成效,但也應充分認識其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公安部國際合作局處長高俊義介紹,根據公安部統一部署,全國公安機關整合各警種資源集中攻堅,對跨境賭博依法從嚴從快進行全鏈條打擊,2020年,打掉涉賭平臺2260余個、非法技術團隊980余個、賭博推廣平臺1160余個,打掉非法支付平臺和地下錢莊1960余個,抓獲犯罪嫌疑人7.5萬余名,成功打掉多個境外特大賭博集團在我境內的招賭吸賭網絡和洗錢等非法資金通道,有效遏制了跨境賭博違法犯罪高發勢頭。
記者從活動上了解到,“資金鏈”是整個網絡賭博生態的核心環節之一,也是打擊跨境賭博的關鍵一環。騰訊守護者計劃安全專家周克在分享團隊研究總結的跨境賭博“資金鏈”特點及趨勢時指出,由于跨境賭博產業化、規?;?、專業化趨勢加劇,賭博團伙的“資金鏈”花樣翻新迅速。自2018年開始,賭博集團開始利用“跑分”手法進行資金代收,利用第三方支付個人賬號、銀行卡、電商平臺進行“跑分”,增加了打擊治理的難度。
(編輯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