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互聯網金融 > 正文

          沖上熱搜!個人二維碼收款要補稅?微信支付寶:假的

          2022-02-17 06:23  來源:中國證券報

              2月16日,“微信支付寶回應追查個人收款碼近4年數據”這一話題沖上微博熱搜。

              據媒體報道,近期有網傳消息稱,自2022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寶的個人收款碼不得用于經營性收款。不僅如此,近4年的數據將被追查,一旦數額較大需按4.5%補稅,還要繳納滯納金和罰款。對此,微信和支付寶回應稱,追查個人收款碼近4年數據的說法為謠言。

              此類個人收款碼

              將不能用于經營收款

              3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將正式施行。

              《通知》規定,對于具有明顯經營活動特征的個人,條碼支付收款服務機構應當為其提供特約商戶收款條碼,并參照執行特約商戶有關管理規定,不得通過個人收款條碼為其提供經營活動相關收款服務。

              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此前了解到,其一,《通知》不是禁止收款碼用于經營收款?!锻ㄖ访鞔_,收款碼分為個人收款碼和商戶收款碼,要求有效區分兩者使用場景和用途,并對個人收款碼的使用進行規范,并非“一刀切”禁止收款碼用于經營收款,商戶收款碼經營收款未受影響。

              其二,具有明顯經營活動特征的個人,其個人收款碼將不能用于經營收款?!锻ㄖ访鞔_,對于具有明顯經營活動特征的個人,條碼支付收款服務機構不得通過個人收款條碼為其提供經營活動相關收款服務。此外,個人靜態收款條碼原則上禁止用于遠程非面對面收款。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對于“具有明顯經營活動特征的個人”尚未給出明確具體的界定方式。

              微信:將通知需“升級”的用戶

              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在詢問騰訊客服個人收款碼是否可以繼續使用時,騰訊客服回復稱,根據財付通公司與監管部門溝通和對新規的理解,3月1日之后,個人收款二維碼仍可繼續使用,其中部分具備明顯經營行為的用戶需按照規定升級為經營收款碼。對于明顯經營行為的標準,監管部門將會在近期公布,平臺會在用戶升級前保留一段時間作為過渡期。

              騰訊客服強調,如符合升級標準,微信收款助手將下發消息通知,未收到通知的用戶個人收款碼不會受到影響。該客服還提示,若有相關人員上門推廣,請謹防詐騙。

              商用收款碼將免費提供

              為什么要進行“條碼升級”呢?

              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此前解釋,近年來,個人收款條碼得到廣泛運用,但也存在一些風險隱患。例如,部分機構使用個人收款條碼轉賬業務辦理大量生產經營、生活消費交易,既混淆了交易性質,導致交易信息失真,影響風險監測效果,也不利于借助支付服務為經營活動賦能增值。還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跑分平臺”,以高額收益為餌吸引大量人員使用個人靜態收款條碼與賭客“點對點”線上遠程轉移賭資,將賭資分拆隱藏于眾多正常交易場景,擾亂了條碼支付業務正常秩序,影響了涉賭“資金鏈”追溯機制的實效。

              易觀高級分析師蘇筱芮表示,個人收款碼相關的管理規范,既有利于將個人收款與商戶收款進行分類管理,同時也能夠防范個人收款碼被不法分子“鉆空子”,能夠彌補此前存在的短板,推動支付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通知》關于規范個人收款碼的相關要求將進一步提升對個人經營者和小微商戶的收單服務質量。對于具有明顯經營活動特征的個人收款碼用戶,《通知》要求收單機構參照特約商戶管理。

              此類調整會否影響消費者日常支付體驗?上述負責人表示,使用“碼牌”或者打印封裝的二維碼的商戶,需要向收款服務機構(如微信、支付寶等)申請轉為商用收款碼,但消費者日常支付體驗和感受不會受到影響。

              事實上,在相關要求實施之前,監管部門要求支付服務機構必須要全面、充分評估客戶正常支付需求,制定配套服務解決方案,確保服務成本不升、服務質量不降。收款服務機構有義務免費為商戶提供商用收款碼,商戶只需要提供必要的身份核實信息。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