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周尚伃
端午假期期間,某媒體報道“證監會正在計劃向兩家商業銀行發放券商試點牌照”,對此,證監會發言人回應表示,證監會目前沒有更多的信息需要向市場通報。
對此,東興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劉嘉瑋表示,直接向商業銀行發放券商牌照的可能性仍較小,因和新證券法中關于分業經營的表述存在一定差異,且加速混業在國內仍有諸多壁壘需要破除,監管、制度、經營體系建設及人才儲備均需時間,亦可能加劇金融行業內資源的不均等分配,仍需平衡各方的利益訴求。而從幾大國有商業銀行中選取兩家試點設立券商的選項較為可行,且對市場及金融板塊帶來的沖擊有限。中國銀行早先通過香港子公司中銀國際控股中銀證券,已獲得券商全牌照并推動中銀證券獨立上市,未來工行等大行直接或通過子公司平臺間接獲得券商全牌照亦無制度障礙,也有經驗可以借鑒,是更為穩妥打造“航母券商”的路徑。
同時,劉嘉瑋還表示,作為市場風向標和前周期品種,證券板塊表現高度反映投資者對未來市場的判斷,近期針對行業的政策紅包頻出,下半年關于創業板注冊制、金融對外開放和相關業務創新及監管放開均值得期待。多重利好有望助推證券板塊業績與估值雙升。若政策效應從行業上升至市場層面,則證券板塊想象空間更為寬廣。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