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周尚伃
今年以來,中國證券市場“走出去”和“引進來”雙向開放不斷提速。
2月18日,證監會在“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1126號提案答復的函”中表示,支持內資券商在風險可控前提下,提高競爭力和國際化水平,積極開拓香港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為維護兩地資本市場穩定和金融安全發揮更大作用。在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的前提下,證監會支持內資券商為赴境外上市的企業及境外中資機構投資者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服務。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東方財富信息有限公司董事長其實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對券商國際化戰略提出了四方面建議,一是做好國際化戰略頂層設計;二是提升國際化展業基礎能力;三是緊抓產業國際化發展機遇;四是凸顯差異化零售服務優勢。
“引進來”持續提速
目前,外資控股券商數量已增至9家,其中包括首家外資獨資券商,還有20多家外資背景證券公司正在排隊申請設立,謀求在華券商牌照。
粵開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境外優質資本加速進入國內市場,正是基于國內的金融開放政策持續優化,金融營商環境不斷改善;此外,中國經濟活力和資本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但資本市場全面開放,在為證券公司帶來豐富業務資源的同時,也將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并將推動國內證券公司進一步發展國際業務。
“走出去”需強實力
國信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劍表示,“中國企業‘走出去’產生了巨大的金融需求,中資券商作為中國企業的陪伴者,需要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當前,券商海外業務,尤其是券商股權融資業務正受益于中概股回歸和新經濟公司持續赴港上市。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不斷推進,在監管部門的支持下,中資券商“走出去”的步伐明顯加快。對此,其實提出四方面建議:一是,國內證券公司需要制定出海戰略。二是,著力提升國際規則的把握能力、國際市場的判斷能力、復雜產品的設計能力、服務范圍的覆蓋能力等。三是,中資券商可以結合我國企業走出去所產生的金融服務需求,提供伴隨式服務。四是,中資券商可優化金融科技產品設計,拓展業務服務場景,打造特色化、差異化的零售金融服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