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3月7日,華泰證券2022年春季線上策略會“逆風飛翔,追尋增長之錨”主題論壇正式開幕。
華泰證券研究所聯席負責人張光耀表示,穩增長是首要的宏觀目標,也是當前從上到下最大的共識,這是2022年市場分析的前提。國內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監管部門已經在全面發力穩增長,各地區、各部門積極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央行降準降息、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提速、“十四五”期間重大項目密集開工、以及地產行業融資及預售資金監管政策的邊際放松等。開年以來,基建投資在政策發力下已呈現回暖跡象。
當前,其他穩增長手段約束較多,投資必須要挑起大梁。從微觀主體看,在城投平臺和地產開發商兩大融資主體受限,以及需求走弱與成本上升的雙重壓力下,企業部門加杠桿意愿不強。開發商方面,雖然近期房貸利率與首付比例、并購貸、開發商預售資金監管等政策邊際放松,但房住不炒背景下,政策調整力度及效果尚不明確。加上消費和出口需求轉弱的預期下,純靠信貸擴張的老路走不通,實現5.5%乃至更高的增長目標,要依靠制造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的擴大。因此,補短板、強鏈等被屢屢提及,新型基建、新型城鎮化等也在會議上被重點談到。
同時,投資要有融資和資金支持。多渠道籌集資金,形成投資合力至關重要。除了需要貨幣政策寬松托舉之外,顯然還需要財政加大力度、多種融資方式跟進。針對5.5%的增長目標,必須有相當的基建投資作為支撐,其增速必須有一定保證,善用廣義的財政支出、再貸款和REITs等財政工具。
在新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將是一以貫之的主題。隨著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發展階段,在發展模式上,要擯棄傳統依靠房地產+金融+基建投資的三角循環,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形成科技、到制造、再到消費的良性循環。
中長期看,數字經濟和“雙碳”目標將對我國經濟運行方式產生深遠影響,有望成為經濟發展的兩大主線?;跀祿@一生產要素,數字經濟發展將對經濟的生產、消費、產業鏈、資源配置等各個方面產生顛覆性的影響。未來發展數字經濟,主要包括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構建智慧共享數字生活、把握產業數字化轉型機遇、以及初步建立數據要素市場體系這四大重點方向。
雙碳目標開啟綠色低碳新時代,這將是包括傳統能源和工業企業在內的全行業、全國性的增長模式變革。首先,為實現太陽能、風能、核電等新能源對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替代,必然需要大力發展光伏、氫能源、動力電池以及相關設備制造等新能源相關行業。其次,立足于煤炭在我國能源結構中占比偏高的國情,還需要加大煤炭的清潔利用,并對電力系統和設備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
華泰證券研究所認為,當前的市場主線是新老并重。華泰策略研究團隊早在去年下半年就提出可泛電力鏈的主題投資理念,在穩增長的信號愈發強烈的背景下,已經進入布局階段。當前,我們主張雙線邏輯。一方面,穩增長政策發力期間,傳統行業板塊會有所表現,尤其是現金流和產業資本充裕的制造企業。同時,在穩增長的政策訴求之下,這些制造業企業是重要的穩增長主體,提升分紅、資本開支、資產注入等,股東均可能受益。另一方面,在數字經濟和實現碳中和的長期發展目標導向下,同時滿足遠期需求空間廣闊、遠期降低成本以及推動實現共同富裕三項要求的新賽道也有望受益,包括數字基建、風電光伏、智能汽車等。(周尚伃)
(編輯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