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一年一度的券商“818理財節”備受矚目。除了各類專享理財產品,投顧服務成為本屆理財節的“重頭戲”,這與居民配置金融資產的比例大幅提升不無關系。
中信建投證券資產管理部行政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居民資產配置以房地產等實物資產為主,居民的金融資產配置占比明顯偏低,資產配置結構存在較大優化空間。在國家堅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原則背景下,房地產對居民資產配置吸引力逐漸減弱,居民在資產配置上逐步傾向風險收益比更具優勢的各類金融產品。資管新規推動資管產品凈值化,以保本為賣點的各類理財產品打破剛兌,居民的理財觀念發生巨大變化,資產配置從現金、存款等保本型資產向權益資產轉移。截至2021年,我國居民金融資產占比達到30%以上,對比2010年提升近10個百分點,其中權益類資產占比近20%,居民配置金融資產的比例大幅提升。
“資產管理需求巨大,券商轉型財富管理大勢所趨。”上述負責人解釋,居民可投資資產迅猛增長,2020年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財富管理市場,個人可投資資產總規模達到241萬億元,2025年有望達到332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速達到10%左右。財富管理服務需求空間巨大,居民資產配置由房產向金融資產轉移已成共識。
“財富管理業務是一條‘黃金賽道’,具有輕資產、抗周期、高壁壘等優勢。”上述負責人介紹,中信建投證券緊跟財富管理發展趨勢,積極拓展資產管理業務,截至2021年12月末,僅中信建投資產管理部受托資產管理規模達到4272.72億元。與此同時,中信建投證券正在積極申請資管子公司資格批復,力爭抓住財富管理大發展歷史機遇。
在上述負責人看來,隨著資本市場制度日益完善,為居民投資提供更加全面的投資方向、更加優質的核心資產、更為完善的投資者權益保障機制,居民參與金融資產投資的信心和熱情也將持續提高。
(編輯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