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信托發行與成立規模均大幅下滑。用益信托數據統計顯示,4月共有62家信托公司發行了1422款集合信托產品,發行量環比下降25.59%;發行規模為1893.6億元,環比下滑18.67%。業內人士認為,信托產品發行規模自3月的發行高點大幅回落,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較大。
與此同時,集合信托產品成立規模大幅回落,環比下滑30.65%。具體來看,四大投向領域的集合信托產品的募集規模均出現兩位數的降幅。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4月市場的資金流動性較3月有緊縮跡象,資金端的收緊或是對集合信托產品募集資金的最大影響因素。
其中,光大信托成立產品數量居首,共計成立集合產品121款;4月成立規模最大的為五礦信托,成立規模達142.04億元。
兩類信托募資規模驟降
4月各個投向的信托規模呈現大幅回落,房地產類和基礎產業類信托募集規模出現腰斬。其中,房地產類集合信托的募集規模降幅為42.75%;基礎產業類信托的降幅為43.63%。
雖然房地產類集合信托募集規模出現下滑,但重要性不減。房地產信托依舊是信托公司的核心業務之一,4月的房地產類集合產品的募集規模為421.5億元,比重依舊位居首位。信托公司面臨著轉型的難題,而房地產信托仍是轉型時期盈利的重要支柱。而監管層再次強調“房住不炒”的長期調控決心,房地產市場受到壓制,融資需求短期有被壓縮之虞。此外,2019年前三個月房企發債持續放量,融資難度有所降低,融資成本下降,資金緊張狀況得以緩解,對信托的依賴程度也有所下降。
進入4月,信托產品風險事件仍時有發生,房地產類信托和基礎產業信托的違約事件開始增加。據用益信托不完全統計,4月共有6家信托公司7款產品出現違約事件,涉及金額35.32億元。4月發生的違約項目中,基礎產業類信托有4款,房地產類信托有2款,工商企業類1款。
平均預期收益率8.26%
4月成立的集合信托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8.26%,較上月下降0.04個百分點。平均預期收益率雖然小幅下行,但總體依舊保持在高位。
據記者多方了解,影響信托產品收益率最主要因素是貨幣寬松程度。年初以來的政策利好逐漸被市場消化,加之4月是企業的繳納稅款的高峰期,市場資金面出現較為明顯的收窄,信托產品的收益率居高不下。
業內人士表示,從中期來看,股市4月已出現調整的情況,資金回流固收類產品,未來經濟企穩的可能性增強,集合信托產品的融資成本下行的可能性仍在。
4月份,吉林信托發行和成立的集合產品預期平均收益率最高。收益率排名靠前的信托公司共同特征是產品發行數量少、發行規模小、資金募集規模小。在忽略集合信托項目可能存在差異的情形下,大型知名信托公司對投資者吸引力仍然較大,而中小型的信托公司產品收益率通常需要高一些才能吸引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