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期貨交易所近日通報了今年以來監管工作相關信息。數據顯示,截至5月28日,上期所共處理異常交易行為608起,對日常監控中發現的38起涉嫌違規線索進行排查并采取自律監管措施,對1起涉嫌違規線索立案調查,1起違法線索移交證監會,配合受害方將3起涉嫌利益輸送違法線索移送司法機關,對7起案件13名客戶進行自律處分。
據介紹,今年來,上期所尊重市場規律,堅持全面監管、持續監管和科學監管,切實提升一線監管質量和效能。一是重點關注價格異動;二是以穿透式監管為抓手;三是抓住交易本質,緊盯客戶交易行為。
近年來期貨市場的違規行為呈現出新特點。一是虛假申報新型違規。從2019年至今,上期所對多起虛假申報行為進行立案調查,現已對3起案件進行自律處分。二是利用相互交易進行利益輸送。2020年至今,上期所已發現10起該類型的違規線索。
上期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上期所將堅決貫徹落實“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的方針,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維護市場“三公”原則,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根據前期監管中市場呈現的特征,上期所將繼續貼近市場發展實際,重點對以下三方面加強監管。
一是提醒交易軟件風險。針對部分交易軟件存在風險隱患,上期所進行風險提示,要求會員單位排查軟件使用情況,對存在問題的交易軟件重新評估,并進行有效的風險隔離,保證外部信息系統接入的合規性和安全性。
二是嚴查利益輸送類案件。為遏制從業人員利益輸送案件的上升勢頭,上期所按照“零容忍”的要求,嚴查此類線索,并通過風險管理交流座談會、線上線下合規培訓講座等方式助力企業建立內控機制。
三是加大對未如實申報實控賬戶的監管力度。結合實控賬戶排查工作,上期所加大規則適用下的查處力度,對未如實申報實控賬戶的投資者根據行為嚴重程度,采取書面警示或限制開倉的監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