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5月28日,證監會批準大商所自2021年6月18日起開展棕櫚油期權交易并同步引入境外交易者。由此,棕櫚油期權將成為我國首個引入境外交易者的期權品種。
據了解,棕櫚油是全球產量最大、國際貿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種,全球供需穩步增長。2020年全球棕櫚油產量和消費量均超過7500萬噸,較2010年增長超過50%。我國棕櫚油消費完全依賴于進口,近三年我國棕櫚油消費增長較快,2020年消費量接近700萬噸。
棕櫚油期貨于2007年在大商所上市,是我國首個全進口商品期貨品種。上市十余年來,市場運行穩健,大商所由此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棕櫚油期貨市場。統計數據顯示,2010至2020年間,棕櫚油期貨年成交量連續多年位居中國農產品期貨市場前列。2020年,棕櫚油期貨日均成交130萬手,折合1300萬噸;日均持倉51萬手,折合510萬噸。大商所棕櫚油期貨成交量在全球農產品期貨期權市場中排名第二位。2020年12月22日,棕櫚油期貨成功引入境外交易者,棕櫚油期貨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
記者了解到,我國棕櫚油期現貨價格相關系數達0.99,國內70%的棕櫚油現貨貿易采用大商所棕櫚油期貨價格進行基差定價,棕櫚油期貨已經成為現貨貿易的定價基準,并深刻影響國際市場定價;我國與棕櫚油相關的大型油脂企業以及在華跨國糧油企業均較為充分地利用棕櫚油期貨品種開展套期保值交易,利用棕櫚油期貨套保的棕櫚油企業進口量占我國進口量的85%以上,棕櫚油期貨已經成為這些企業不可或缺的風險管理工具。棕櫚油品種期現貨市場與國際市場聯動性較好,隨著棕櫚油期貨國際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產業迫切需要對外開放的棕櫚油期權工具進行精細化風險管理。
市場人士普遍表示,棕櫚油期權上市并引入境外交易者,是中國期貨市場進一步完善市場體系,服務全球產業的又一重要舉措,有利于不斷鞏固期貨市場對外開放成果,切實提高我國期貨市場的全球定價能力,進一步提升我國期貨市場服務全球產業鏈的能力和水平。
對于產業來說,上市棕櫚油期權并引入境外交易者,能夠與期貨形成合力,進一步豐富市場的風險管理手段,更好滿足境內外棕櫚油生產、加工和貿易企業的避險需求,助力“一帶一路”產業合作。對于期貨市場來說,完備的風險管理工具體系有助于提高市場運行質量,優化市場結構,進一步提升棕櫚油期貨國際定價能力,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記者了解到,自2017年3月豆粕期權上市以來,大商所已先后上市了7個期權品種,市場運行平穩,流動性逐步提高,無論是規則制度,還是技術系統等均得到了市場的充分檢驗。經過對境內外市場的充分調研,根據市場各方意見,形成了市場廣泛認可的棕櫚油期權合約和引入境外交易者方案。目前,大商所正穩步推進棕櫚油期權上市并同步引入境外交易者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棕櫚油期權順利上市和平穩運行。
(編輯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