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當前,如何高質量發展期貨市場成為業內熱議的話題。近日,大商所黨委書記、理事長冉華在“第18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上表示,期貨市場服務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首先要立足中國國情和發展階段特征,具體包括更高水平服務國內大循環和做好“支農支小”大文章,以及堅持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相結合。
把更多精力
放在區域特色品種方面
近些年,大商所始終胸懷“兩個大局”,心系“國之大者”,在證監會的堅強領導和自治區政府的推動支持下,以自身市場的高質量發展,服務廣西打造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助力中國—東盟經貿發展。
冉華表示,期貨市場服務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要以更高水平服務國內大循環。期貨市場對于穩定產業、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和服務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具有積極作用;針對我國區域經濟差異大的問題,期貨交易所在開發挖掘大產品的同時,應把更多精力放在區域特色產品的研發上市方面,如木材、干辣椒、茶油等中小宗品種,要通過期現結合模式,發揮期貨基礎性功能,打通區域經濟微循環,促進地方主導產業的穩定與發展,從而助力國內大循環。
冉華認為,要做好“支農支小”大文章。中小農戶多、中小微企業多是中國國情,這些主體難以直接對接大宗商品期貨市場,應發揮期貨公司、保險公司、龍頭企業的作用,通過“保險+期貨”、場外期權、基差貿易等方式,把小而散的風險管理需求集合起來,通過專業化服務和操作,轉移到期貨大市場,實現中國特色的期貨“支農支小”服務。
此外,還要堅持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相結合。既要敬畏市場,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要發揮有為政府作用,加強期現聯動監管,交易所要主動抑制期貨市場過熱交易,防止價格大起大落,特別是站穩人民和實體立場,防范資本無序擴張和野蠻生長,實施有效的投資者保護,更好服務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大局。
今年8月份,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貿易投資便利化改革創新的若干措施》提出,以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已上市成熟品種為載體,加快引入境外交易者,建設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國際大宗商品期貨市場。
冉華表示,堅持開放合作是應對全球挑戰的必然選擇,大商所將加快對外開放,促進國際定價中心建設,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
促進
中國與東盟的深度融合
中國與東盟山水相依、經濟相連、利益相融,去年東盟已超過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冉華認為,中國與東盟的產業基礎有力地支持了大商所與馬來西亞衍生產品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等金融機構和產業企業的密切合作,接下來,大商所將加快研究推動與東盟地區交易所的合約互掛,在東盟地區設立交割庫等業務,鼓勵和引導東盟投資者利用中國期貨市場管理風險,促進中國及東盟兩個市場的深度融合和商品要素的有序流動。
冉華表示,期現結合是期貨服務實體的應有之義,能夠為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大活力,增強經濟發展韌性。今年7月份,廣西發布推動期現貨市場聯動發展的實施方案,體現了自治區政府的創新思維和前瞻視野。廣西是“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重要節點,在諸多大宗商品方面有著深厚的資源優勢與貿易優勢,同時也是大商所纖維板、液化石油氣和生豬的交割區域,期現結合發展的潛力巨大。
冉華透露,下一步,大商所將繼續聚焦廣西優勢品種,在新品種開發、期貨交割庫設立、場外市場建設等方面同廣西各界加強合作,支持廣西企業、金融機構開展期現結合業務,助力廣西形成多層次大宗商品期現聯動市場、打造面向東盟的區域性大宗商品貿易中心,提升地方定價影響力,推動當地產業轉型升級及物流金融聯盟建設。
據了解,東盟地區是我國棕櫚油等商品的進口來源地,大商所曾先后與大馬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簽署合作備忘錄,并連續同馬來西亞衍生產品交易所合作舉辦了15屆國際油脂油料大會,在參與大商所特定品種交易的境外客戶中有近30%來自東盟國家。廣西作為面向東盟金融開放的門戶,多個主導產業與大商所相關期貨品種緊密相關,2020年大商所與廣西自治區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廣西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重大戰略。
本屆東博會和論壇期間,還舉行了大商所“中國—東盟大宗商品期現結合服務基地”揭牌儀式,大商所還舉辦了“廣西東盟油脂油料期現服務產業分論壇”,并為中糧油脂(欽州)、北港油脂、得力木業等三家在廣西新設立的大商所產融培育基地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