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孟珂
日前,美聯儲在議息會議后宣布,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同時于10月正式啟動資產負債表縮減計劃(以下簡稱“縮表”):起步為每月最多縮減100億美元,在12個月內,每3個月多縮減100億美元,直到最終達到每月最多縮減500億美元。
對此,民生加銀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鄧黎陽9月21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聯儲“縮表”總體會令人民幣貶值壓力増加。美聯儲表達了年內加息的預期,并且明確10月份“縮表”。由此看來,加息“縮表”預期增強,政府債務上限危機解除,風險下行,所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由于前期超跌,目前有反彈的需求。
而在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副總經理王青看來,美聯儲漸進式“縮表”降低對市場沖擊,對美元的提振效果有限,短期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價格或將保持強勢。
王青進一步指出,從美聯儲負債端結構來看,當前超額準備金處于2.3萬億美元的歷史高位。按照“縮表”進度,未來一年將最多縮減3000億美元。這一縮減規模不會造成超額準備金短缺,引起貨幣市場資金利率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與加息直接提高短期利率不同,“縮表”啟動后美國短期利率仍會維持在1.0%至1.25%的美聯儲政策目標區間之內,難以直接推高美元??傮w來看,人民幣貶值壓力取決于中國國內經濟增長動力與國際金融市場緊縮節奏的博弈。伴隨國內宏觀經濟持續回穩向好,市場對人民幣資產的回報預期趨于改善,人民幣匯率價格在年內或仍將強勢運行。由此,美聯儲“縮表”在難以提振美元的同時,亦不會對人民幣形成明顯的外部壓力。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自從美聯儲決議公布以后,美元指數的確出現小幅反彈。但總體來說,對于整個金融市場的波動性相對有限。
記者其他精彩稿件閱讀:
美聯儲縮表不過是“另一只靴子落地” 專家稱不會出現“縮減恐慌”
交易所一線監管全面發力 深化刨根問底式監管
銀監會1970張罰單落地 劍指金融亂象
投資者面對變局或兌現離場或心存僥幸
防范金融風險 多地關停虛擬貨幣交易平臺
破除“新股不敗”神話 仍需完善市場化定價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