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036.97億美元,較6月末的31192.34億美元下降155.3億美元,也結束了此前的兩連增。雖然環比有所下降,但較年初上升310億美元,升幅為1%。
對于外匯儲備規模的變動,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表示,7月份,我國外匯市場運行保持平穩。國際金融市場上,受全球貿易局勢、主要國家央行貨幣政策、英國脫歐前景、地緣政治因素等影響,主要貨幣相對美元匯率均有所下跌,全球債券指數有所上漲。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影響外匯儲備規模。
“今年以來,面對全球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復雜局面,我國經濟運行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王春英表示,受此支撐,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保持穩定,境內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外匯儲備規模月度變化屬于正常波動,總體保持穩定。
王春英指出,往前看,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依然復雜嚴峻,貿易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升級,全球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增強,金融市場波動性加大。但我國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實體經濟部門和金融市場韌性強、潛力大,有能力應對外部沖擊,并繼續推進全方位改革開放,這將為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總體穩定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