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理財頻道 > 外匯 > 正文

          人民幣匯率改革新窗口漸開

          2020-10-29 00:00  來源:證券時報電子報

              證券時報記者 孫璐璐

              時隔兩年多,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再度出現調整。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這意味著逆周期因子將逐漸從中間價定價模型中剔除。

              逆周期因子推出于2017年5月,彼時人民幣匯率處于持續的單邊貶值壓力中,外匯市場自律機制核心成員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模型由原來的“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調整為“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逆周期因子”。簡單來說,逆周期因子就是對前一日人民幣收盤匯率變動中的市場供求因素進行打折過濾,以對沖市場持續的單邊貶值預期,校正外匯市場的順周期行為。

              隨著近兩年人民幣匯率彈性的不斷增強,市場主體逐漸適應匯率寬幅雙向波動的新常態。即使人民幣偶爾破“7”,市場也不再將其視作洪水猛獸,更加成熟、淡定的心態也讓匯率預期逐漸擺脫不是升就是貶的單邊直線性思維。

              從國內外過往的實踐經驗看,大型經濟體實行自由浮動的匯率機制,利于匯率更好地發揮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作用。不過,市場化改革的推進需要講求時機,在適宜的窗口期內,改革舉措可以小步快跑;時機不合適之時,以守為攻是為上策。

              今年以來,我國外匯市場供求保持基本平衡,跨境資本流動保持穩定,人民幣匯率連續數月保持強勢,加之匯率預期總體穩定,沒有形成非常明顯的單邊預期,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下,為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新一輪市場化改革打開了時間窗口。此時逆周期因子從中間價定價模型中淡出使用,有利于進一步提高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的透明度,從而提高由外匯市場供求關系主導的匯率波動性;從中長期看,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朝著既定方向改革的必然一步,利于提升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外匯市場發展的深廣度。

              不過,盡管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新的改革窗口打開,但改革的節奏仍需合理把握,不宜急于對現行的匯率制度作出大改動,如放開2%的波動幅度在當前可能就并不合適。因為目前的匯率波動幅度遠未觸及2%的上限,此時放開或進一步放寬反而會向市場傳遞錯誤信號,擾亂市場預期。

              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依然需要把握好改革的節奏和方向,既不要固步自封,也不必迫切尋求實現完全清潔的浮動匯率。事實上,從國際趨勢看,越來越多的國家選擇中間狀態的匯率制度,我國未來的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需要繼續朝著更加市場化的方向平穩推進,但同時也要保持底線思維,保留適當的逆周期調節工具,以維護外匯市場的穩健發展。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