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理財頻道 > 外匯 > 正文

          全球流動性存變數 人民幣資產成色不改

          2021-04-09 07:22  來源:中國證券報

              美元匯率與美債利率雙升趨勢近期引起各方關注。專家提醒,過去一年多,全球主要央行“大放水”造成的流動性外溢可能行至尾聲,資本回流發達經濟體特別是美國的趨勢增強,一些脆弱的經濟體可能遭受資本外流沖擊。中國經濟基本面良好,出現大規模資本外流的風險極小,未來一段時間仍將維持外資凈流入局面,但應高度關注跨境資本流動變化,提前做好風險防范,避免外資大進大出。

              全球資本流動方向或生變

              業內人士認為,美債利率上行與美元匯率升值同時出現,可能預示全球流動性將發生流向變化。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2020年3月以來,主要經濟體央行出臺大規模貨幣刺激措施,造成顯著的政策溢出效應——發達市場的低利率和充裕流動性,加上2020年美元貶值預期強烈,大量美元涌向新興市場。據國際金融協會(IIF)統計,2020年全年,約有3130億美元流入新興市場國家。

              “進入2021年,隨著美國經濟復蘇提速,美債利率加快上行,美元匯率亦顯露升勢,共同提升美元資產吸引力。”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提示,如果這種局面持續下去,可能會改變甚至逆轉此前國際資本流動的大格局,促使全球流動性回流主要發達經濟體。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長期來看,隨著疫情得到控制、經濟復蘇態勢明確,主要經濟體央行寬松貨幣政策可能退出,屆時資本流動方向也可能出現變化。

              部分新興經濟體需警惕

              一些跡象表明,美國經濟增長預期繼續改善,可能進一步提振美元匯率與美債利率雙升態勢。

              京東數字科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2021年全球經濟復蘇帶有不均衡特征,即發達國家復蘇顯著快于新興經濟體。而在發達國家中,美國經濟表現最為突出。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上調2021年和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值。值得注意的是,IMF將美國2021年經濟增長預測值大幅調高1.3個百分點至6.4%。

              有鑒于此,當前1.7%左右的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難言到頂。若經濟增長優勢持續,美元匯率上行勢頭也將強化。分析人士認為,未來美元資產的吸引力將進一步增強,一些新興市場國家需防范資金大規模流出。

              近期,部分新興市場經濟體率先加息,固然有平抑通脹的考慮,但也可能是未雨綢繆的“先手棋”。在鐘正生看來,當前部分新興經濟體或希望通過加息,防范資金大規模流出。

              我國資本大幅流出風險極小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我國經濟穩步復蘇,人民幣資產性價比高,出現資本大幅外流的風險極小,但也應密切關注跨境資本流向,提前做好預案。

              2020年,我國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因此成為跨境資金流向的主要目的地之一。2020年,僅境外資金流入我國債市的規模就超過1萬億元。這種勢頭仍在延續,但也出現一些新情況。

              據外匯交易中心公布,今年以來境外機構投資者繼續凈買入中國債券,但分月度看,1月至3月分別凈買入2994億元、1438億元、514億元,凈買入力度逐月降低。央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月末,境外機構累計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35581億元,較上月末減少90億元,是過去一年來首次出現下降。

              此外,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公布,3月份我國外匯儲備下降350億美元,為連續第3個月下降。這些現象可能表明中外利差收窄及人民幣匯率回調,對跨境資金的投資行為在邊際上造成一定影響。

              業內人士強調,對我國這種超大型經濟體而言,跨境資金出現流入流出是正?,F象。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出現大規模資本流出的風險極小。一是中國經濟基本面良好,IMF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將增長8.4%,亦較之前的預測有所上調,良好的基本面構成人民幣資產的核心優勢。二是中國債務結構相對穩健,外債風險總體可控。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2020年末,我國外債負債率為16.3%,債務率為87.9%,償債率為6.5%,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的比例為40.9%,上述指標均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內。三是我國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中金公司認為,即便近期海外債券利率有所走高,中國債券仍具有相當的吸引力。

              此外,中國正加快推進以制度型開放為重點的高水平開放,不斷便利外資來華投資展業。“開放效應在未來幾年將是主導性因素,其影響要大過邊際資本流動。”華創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張瑜表示。

          • 相關資訊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