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評論頻道 > 股市熱評 > 正文

          尚難盈利的區塊鏈概念該不該追?

          2018-01-12 00:07  來源:證券日報 一帆

              ■一帆

              曾經風光無兩的比特幣似乎正遭遇各國監管的圍追堵截。而作為其底層技術的區塊鏈概念則在資本市場上獨領風騷。

              據報道,1月11日下午,韓國有關部門對國內兩大加密貨幣交易所進行了突擊檢查。韓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貨幣市場,近來頻頻放出禁止加密貨幣的言論,正在加大對國內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打擊。另有消息稱,韓國司法部門將于本周就限制加密貨幣的立法問題進行全面的討論,并在近期公布實施。此外,美國、歐盟、加拿大和俄羅斯等國監管層,最近對比特幣等加密數字貨幣、區塊鏈技術相關公司的表態,也顯示出更加嚴格的監管態度。

              隨著國內市場上區塊鏈概念股的異軍突起,作為負有一線監管職責的交易所率先發聲。應深交所要求,四方精創對公司被媒體報道為“區塊鏈概念股”做出澄清,應深交所要求,公司澄清區塊鏈合作項目對公司業績的貢獻非常小。公告稱,雖然首個合作項目開發成功并實施,但收入僅為27萬多港幣,對公司業績貢獻非常小,雙方合作轉化為較大產業收入仍需一段時間,對未來公司業績影響尚存在不確定性。

              類似地,多家上市公司通過各種渠道對自身“區塊鏈概念”進行說明。高偉達表示,公司2017年收入中未有區塊鏈直接產生的收入;三五互聯表示,比特幣的法律風險太大,暫不考慮碰這塊業務;漢王科技表示,目前暫時沒有該業務領域的布局;華誼嘉信、電連技術、浪潮信息等均表示,暫未涉足區塊鏈應用領域,如此等等。

              依托比特幣的普及而不斷讓人認識的區塊鏈技術,正在從1.0版本的數字貨幣,進入到2.0版本的各領域“區塊鏈+”應用場景。比如阿里的“區塊鏈+存證應用”、京東的“區塊鏈+防偽應用”、小米的“區塊鏈+數字營銷應用”等。但不可否認,區塊鏈是多項技術融合產生的創新,具有獨特的技術特性和潛力的同時,也具有較高的金融風險和技術風險。這恰好符合股票市場注重預期炒作和概念炒作的特性,因此,即便當前大多數涉及區塊鏈概念的公司澄清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產生盈利,但仍然受到投資者追捧。

              不過,真格基金掌門人、投資人徐小平所說的一段話很值得與當下熱情的投資者分享。他說,任何一個技術到來的時候,都伴隨著一定的狂熱和泡沫,但到頭來最終勝出的,還是那些提供了實實在在技術和產品、創造了能夠被人類使用價值的人和公司。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