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郭冀川 雄安報道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公共經濟與投融資研究中心主任吉富星
10月25日,由財達證券、證券日報社主辦的第三屆雄安新區投融資發展論壇在雄安新區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公共經濟與投融資研究中心主任吉富星表示,雄安新區的建設面臨著資金的挑戰,一方面是投資規模巨大,另一方自身的產業比較薄弱,財力比較弱。
因此雄安新區做了很多創新與嘗試,吉富星介紹,雄安新區的建設資金主要有幾個來源:上級財政資金、轉移支付、一般債券和專項債券。“今年僅債券就融資了三百億,謀定而后動,分期實施,分步開發。”吉富星說。
因為雄安新區的發展不依托于房地產,吉富星表示,它的建設資金還來自于一些政策性資金和長期性資金,包括保險、資產證券化、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等。
吉富星建議,最早落腳的融資應該是總體和單體結合,短期和長期結合,要落實好投融資規劃和融資的創新,項目的滾動開發,以及市場化運作項目。“總體上來說要做好中長期財政規劃和資本預算,明晰投資的總量、優先級和模式,同時能夠實現一個價格良性的開發和有序的滾動。”
雄安新區后期的投融資,吉富星認為要落實在合規創新上,包括體制和機制等頂層設計,核心圍繞產業和人口創新。“人能留得下來,有工作和生活,能住得進去,這個很關鍵。”吉富星說。
(編輯 才山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