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評論頻道 > 宏觀時評 > 正文

          專家:對金融科技產生的影響要提前做預判

          2019-11-20 18:12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朱寶琛

              本報記者朱寶琛

              金融科技的興起,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的金融機構作業模式。在日前舉行的“2019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的分論壇——“金融科技助力傳統金融機構轉型論壇”上,與會人士就相關話題進行了闡述。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副秘書長楊農表示,對新興的金融科技技術,一定要準確、深刻地去理解、把握,以免誤導決策和公眾的判斷。當前我們要積極穩妥地去推動金融科技技術的運用,同時對各方面的影響提前做一些預判。

              他同時介紹,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圍繞著服務監管、服務行業和服務社會的職責定位,在主動地布局金融機構開展數字化轉型和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的相關工作。協會正在全面布局中國商業銀行的數字化轉型,同時啟動了中國數字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的建設。

              具體看,針對金融科技服務類型豐富、創新速度快、風險隱蔽性高的特點,正在建設金融科技服務的模塊,通過制定行業規則、組織評估和檢測認證,助力完善法人規范、政府監管、行業自律、齊抓共管的多層次的金融科技治理體系;針對金融產品、銷售機構和金融服務機構合作的渠道有限,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規定落實不到位的問題,通過商業銀行的產品對接服務模塊,降低對接的成本,規范隱蔽行為,優化合格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和產品設計;為了配合金融監管部門加強移動金融客戶端的應用軟件的安全管理,建設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件的自律管理模塊。

              中國光大銀行數字金融部副總經理熊福林表示,有了新科技以后就會有新金融,這主要體現在“五化”,即數字化、移動化、智能化、場景化和隱形化。

              談及未來的出路,他認為就是要緊緊擁抱金融科技,要實現銀行的轉型升級,最后要重構金融的美好未來。要用金融科技實現銀行的數字化轉型。

              中信百信銀行戰略部總監管正剛認為,科技怎么賦能金融業務以及數字經濟發展,有三個變量:第一,數字化轉型;第二,監管科技;第三,共生組織。

              談及科技賦能領域技術對金融業務發展產生的影響,管正剛認為至少體現在兩個維度上:一是科技讓金融服務的門檻得到降低,二是服務金融效率得到很大提升。

              神州信息金融解決方案中心總監肈熙表示,建設開放銀行需要具備五個核心能力,分別是網貸的支持能力、風控能力、場景鏈接能力、綜合的金融能力和技術平臺的支撐能力。

          (編輯 孫倩)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