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近兩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重磅政策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及雙向開放,包括設立科創板試點注冊制,再融資新規落地、新證券法正式實施、創業板注冊制改革落地、完善退市制度等,這些制度完善另人民幣股權投資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募投管退’閉環,人民幣基金走出了與美元市場截然不同的業務模式,新經濟的下一個時代將由人民幣基金定義。”近日,光大控股管理決策委員會委員王歐在“第10屆中國創新資本年會”上表示。
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受到沖擊,為了緩解經濟下行帶來的負面影響,全球央行開啟了新一輪的寬松周期,主要經濟體步入負利率時代。王歐認為,在未來相當長時間里,全球貨幣流動性寬松將是常態。
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機構管理規??焖倥蛎?,如何保證資產的保值升值,是他們面臨的選擇與挑戰。在王鷗看來,一級市場的大類資產配置往往決定了70%到80%甚至更高的收益,在未來10到30年,投資人的資產輪動將重點落在另類資產上面。“隨著房地產上升周期結束,在當前經濟周期中,大類資產輪動已經到了超配另類資產的時期,相關政策也鼓勵更多的資金進入股權投資市場,我們這個行業面臨歷史性機遇。”
因市場化程度更高、透明度更高、不確定性更小,加上對新科技和盈利的不同要求,過去20年一眾超級獨角獸企業由美元基金扶持,并最終在境外上市,美元投資也被業界視為引領行業的風向標。
但是,王鷗認為,隨著國內注冊制等創新制度的落地,中國資本市場的優勢越來越明晰,未來股權投資行業將會越來越放在境內市場以人民幣定價。
“任何行業都會經歷從不成熟到成熟、從非主流到主流的發展過程。人民幣模式可能與大家熟悉的美元模式不一樣,但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中國投資人有自己獨特的需求。當人民幣市場逐漸探索出獨立于美元模式的獨特模式時,中國模式將被市場所驗證。”王鷗如是說。
(編輯 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