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譚楚丹
9月11日創業板披露再融資審核的最新進展,仟源醫藥“小額快速”定增項目向證監會提交注冊申請,創業板注冊制下的定增簡易程序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仟源醫藥從受理到提交注冊只用了3天時間。
若進展順利,仟源醫藥將在下周拿到“準生證”,成為市場首單獲批的“小額快速”定增項目,該項目有望在9月底完成發行。
除仟源醫藥外,另有3家上市公司推出“小額快速”定增方案。有投行人士表示,該融資工具有效提高融資效率,有力解決中小市值規模公司的融資需求;簡易程序審核流程快速、清晰,真正實現了不審,將再融資權力交給市場,詮釋“市場化改革”的含義。
有市場人士指出,需注意的是,中介機構在這個過程中更應擔負起“看門人”職責,審慎發表核查意見,交易所應加強事后監管,市場各方合力把注冊制市場化改革的工作持續深化推進。
仟源醫藥董秘俞俊賢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小額快速”融資機制改革順應中央政策,有利于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改革后的“小額快速”定增有兩個進步點:一是額度放開到3億,可以滿足大多數上市公司年度資金需求,解決超額募集但閑置的問題;二是效率大幅提高,項目先找好投資者完成詢價,然后在交易所和證監會走程序,非常市場化。
市場化,是業內人士在點評“小額快速”機制時都會提及的關鍵詞。一家上海券商投行人士表示,簡易程序真正實現了不審,把再融資的權力交給市場,是市場化改革的代表作。
受市場化改革吸引,多家企業采用該融資工具。根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創業板注冊制落地至今,共有5家上市公司披露“小額快速”預案,已經超過往年平均水平。
深圳一家券商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改革后的再融資機制有力解決市場痛點,“近期我們接觸到的一些創業板客戶,他們對‘小額快速’開始感興趣了,會找我們做咨詢。”
在王驥躍看來,“小額快速”融資機制是創業板重要的融資工具,更適合中小市值規模的公司。
注冊制下“小額快速”定增機制正平穩運行,但這項市場化的改革仍需各方合力保障。前述上海券商投行人士認為,這個過程需要中介機構擔負起“看門人”的職責,做好核查工作,審慎發表核查意見;“交易所也會加強監管,對違反相關規則的主體從重處理,大家共同把注冊制市場化改革的工作持續深化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