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證券:淡化風格重視業績
短期來看,美非農數據印證經濟復蘇趨勢,時薪增速緩解通脹和貨幣緊縮壓力,外圍市場環境趨于穩定;中高頻數據、融資數據顯示國內經濟運行平穩;預計全年CPI中樞溫和提升,通脹壓力有限。全球貿易戰的發酵、上市公司正式年報披露的業績增速,以及即將落地的資管新規相關細則、銀監會表外管理辦法和理財管理辦法等不確定因素有待觀察。市場存量博弈,風格輪動,應當抓住盈利和估值匹配的主線,淡化風格,自下而上均衡配置細分行業領先企業。
上市公司業績表現的分化決定了其股票估值和價格的分化,隨著機構定價權持續提升,板塊應該被賦予業績確定性溢價。關注受益通脹預期與再分配政策的大眾消費、政策支持發展的先進制造、以及業績持續向好、估值優勢突出的金融板塊。
光大證券:關注基本面關注旺季開工
對短期市場保持樂觀看法,政策催化及流動性寬松,支撐傳統“開工旺季”行情的其中兩個邏輯已經得到驗證,第三個旺季開工有待進一步跟蹤和驗證。配置上,由于政策不斷催化,市場對于科創板塊長期受益于政策紅利的這一預期也不斷得到強化,短期成長表現仍有向上動能,能否反轉還需要相對業績底的出現和確認。另外,根據統計,每年在春季開工旺季期間,房地產和建材、建筑、煤炭、有色等部分周期行業表現較好,主要就是受到旺季開工的帶動。當前逐步進入開工旺季,但依照現有數據較難判斷,后續需要密切關注旺季開工情況,如果需求韌性超預期,周期板塊或仍有反彈機會。
從近期已經公布的數據來看,市場對后期經濟走勢的擔憂有所加大。一是近期公布的2月金融數據整體偏弱。2月新增信貸同比少增3300億元,雖然1-2月累計新增信貸高于去年,但社融明顯低于去年同期,這表明金融監管趨嚴下,信貸韌性較強主要是“表外轉表內”的結果,反映實體經濟融資條件的社融仍然穩中偏弱。二是近期一些高頻數據有所偏弱,無論是30城房地產銷售增速,還是發電耗煤、高爐開工,以及螺紋鋼期貨價格等數據來看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以及鋼材社會庫存的高企,均暗示經濟或將面臨一定的階段性下行壓力,而這也正是市場較為擔憂的地方所在。
海通證券:業績是核心龍頭是主線
市場自2月12日低點以來,創業板指、中小板指分別上漲13.7%、12.2%,部分投資者開始擔心市場風格是否會走向另一個極端。通過對比市場背景和基本面,2018年的成長股行情更像2013年而非2015年,業績是市場的核心變量,龍頭才是真正的主線。
2013年大盤整體震蕩下行,創業板指權重股引領創業板走出強勢行情獨領風騷。背后的決定因素是盈利趨勢見底回升,創業板指凈利潤同比增速從2012年四季度的-9.4%回升至2013年四季度的20.7%。
2015年上半年A股進入全面牛市,增量資金入場,并購重組活躍,風險偏好提升,圍繞“互聯網+”的主題概念成為杠桿資金追逐對象,與13年創業板指權重股不同,2015年的主題概念成長普遍市值偏小、估值偏高、缺乏業績支撐。
2018年盈利是市場的核心矛盾,新時代中國經濟由大變強,行業集中度提升下,龍頭業績更優。龍頭是真正的主線,價值龍頭攜手成長龍頭,價值龍頭如金融尤其銀行,成長龍頭如通信設備、電子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