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熱點輪動加快,午后起場內資金逐漸向地產板塊靠攏,刺激地產股掀起漲停潮。短期來看,機構人士認為,地產板塊受貿易摩擦影響較小,且高分紅、低估值的避險屬性凸顯,有望獲得超額收益。中長期看,地產依舊是經濟的重要支撐之一,政策及流動性的壓制因素邊際改善將綜合推動板塊估值逐步提升。
地產板塊現“漲停潮”
昨日股指先抑后揚,場內熱點切換加速,地產股后來居上,成為全天漲幅最高的行業板塊,幅度為3.86%。
截至收盤,榮安地產、沙河股份、世榮兆業、泰禾集團、南都物業紛紛漲停。除少數幾只地產股下跌外,絕大多數成分股紅盤報收,且明顯跑贏主板,而漲幅在5%以上的個股數量也達到17只。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已公布年報的房企中,超過8成在2017年利潤明顯上漲。除了部分轉型的中小房企外,主流房企發展勢頭看好。
從相關數據來看,2018年1-2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約10831億元,同比增長9.9%,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2.9個百分點,超出市場預期。
華泰證券分析認為,為當前新房市場的成交重心向三四線城市傾斜的趨勢依然明顯,大部分二線龍頭房企在追求2018年高銷售目標和崇尚快周轉的模式下,依然會選擇布局庫存指標良性、市場機制相對靈活、政策環境相對溫和的三四線城市。相對穩定的政策體系和調控格局下,行業集中度仍將持續提升,支撐TOP50房企在未來3-5年保持業績穩定增長。
二手房成交也是窺探樓市交易活躍度的重要窗口。根據中國城市二手房指數統計,3月12日-18日全國二手房掛牌價指數繼續上漲,環比上漲0.25%,掛牌量指數下跌9.55%。40個大中城市中掛牌價漲幅前五名分別為西寧、西安、貴陽、寧波、太原。
行業集中度提升
2018年開年,房企銷售額增長還是主基調。根據克而瑞2018年1月份銷售數據顯示,在政策調控還未明顯放松的情況下,主流房企的銷售額依然保持顯著增長。其中碧桂園、萬科、中國恒大1月份銷售額均達600億元以上,同比增速分別達42%、41%、73%。
中信建投分析認為,2017年龍頭房企集中度的提升數據上已經有體現。微觀來看,企業的競爭已經不僅僅集中在一二線城市,開始在更多三四線城市邁進。主要原因在于一二線城市拿地難度逐漸加大,同時很多城市在棚改后庫存結構改善。但隨著去庫存和城中村改造的逐步降溫,未來龍頭房企的集中度提升將重新考驗各自的融資能力和區域選擇能力。
這意味著,具備優質管理水平、周轉速度突出的龍頭房企和成長企業,具備非市場化拿地能力的房企,以及具備加杠桿空間和融資優勢的房企更有望脫穎而出。
業內專家指出,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業績穩中向好是2017年房地產行業的主要趨勢。2018年“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調不變,疊加拿地金額集中度大幅超越銷售金額集中度,預示著集中度會繼續快速提升,將利好龍頭房企和部分貨值充沛的二線房企。
華融證券研報顯示,相比拿地難的小型房企,龍頭房企憑借較強的經濟實力和項目經驗,優勢愈發明顯。業績增長快、估值低的龍頭房企值得關注。
從以往經驗看,板塊估值與行業政策以及流動性相關。廣發證券認為,目前地產依舊是經濟的重要支撐之一,2018年下半年行業政策有邊際改善空間.而流動性方面,資金成本在未來進一步上漲空間也有限。政策及流動性的壓制因素緩解甚至邊際改善將綜合推動板塊估值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