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大幅調整后,上周上證指數開啟了震蕩整理模式,但看似平靜的水面下卻暗流涌動。在科技股板塊持續走強的帶領下創業板一舉收復上周失地,周K線收出一根漲幅10%以上的光頭大陽線,強勢特征顯露無遺。在目前存量博弈的行情中,創業板仍是當仁不讓的主線。在主線品種確定的情況下,操作層面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首先對于近期較為強勢的次新、科技股等板塊,追高還是存在一定風險的,作為一個普通投資者還是需要謹慎待之。以集成電路板塊為例,隨著行業政策利好的持續推出,該板塊的整體上漲幅度已經較大,但我們也要注意到板塊內部輪動較為有序,龍頭個股也在有節奏的切換,因此對于一些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可以短期規避強勢板塊中已經漲幅過高的品種,轉而關注相關品種上下游行業的機會。而次新股板塊由于波動較大,并不適合大多數投資者參與,但其中龍頭股的持續性以及節奏變化,可以作為投資者觀察市場整體風險偏好高低的重要依據。
其次除了風險偏好較高的次新股與科技股走勢整體較為強勁外,其他熱點板塊均在輪流切換,并不斷產生新的熱點。其中醫藥和軍工,低位補漲是他們一個明顯的共性,這兩個板塊從2015年高點后均再無較好表現。因此其他低位補漲板塊投資者亦可逢低介入,設立止損,等待上漲后獲利了結。
由于市場目前存量博弈的特性,在創業板強勢的同時上證50指數的表現則讓投資者較為失望。去年強勢的銀行、保險、消費等板塊紛紛遭遇機構減倉,雖然周四出現了整體反彈但反彈的持續性還需要觀察。不過隨著年報和季報的披露,符合預期的業績將會封殺相關個股的下跌空間。根據已經披露年報的企業來看,上證50中部分品種目前已經進入左側逢低買入的區域,但短期風格切換仍言之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