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A股呈現探底回升態勢。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0.57%至2798.13點,深證綜指跌0.17%至1600.08點。此外,中小板綜指微跌0.09%,創業板綜指小漲0.26%。由盤面看,權重股表現不是很好,這對股指產生了一定拖累。不過,一些前期表現不佳的品種開始有所表現,如5G概念、創業板及一些超跌品種。
5G概念股的上漲以及醫藥等大消費個股的下跌均有一定特殊原因,暫時不能說明市場整體人氣發生變化,投資者對這些品種的漲跌應辯證看待。最好不要將其表現與大盤強弱聯系起來,僅僅當成個案來看就可以了。投資者應撇開一些事件性因素,更多關注那些消息面相對平靜個股的表現,這或許更有利于揣摩出市場本身的強弱程度。
5G概念是未來相當長時間內的熱點,但投資者應注重判斷美好的前景何時能落實到業績上,因為只有良好的業績才能為個股帶來持久的安全邊際。
醫藥股昨出現了難得的下跌。眾所周知,醫藥股今年的表現相當不錯,然而長生生物的突發丑聞勢必會使部分投資者重新檢視手中的醫藥股。與此同時,由于市場總是存在信息不對稱,不少對醫藥行業缺乏了解的投資者此時本能上會回避醫藥股。
個人認為,再調整一些后,醫藥股仍將是機會大于風險。雖然今年醫藥股確實漲得不少,但該板塊之前已有過比較充分的調整。此外,最近一年多來國家在相關產業方面出臺的有利政策非常多,料將產生疊加效應。同時,貿易戰對醫藥行業的沖擊相對也要小些。
大盤暫時較弱,但已展現出一定韌性,如跌停股數量明顯減少。未來只要貿易方面傳來些許利好消息,大盤就很容易再度上攻,畢竟如今的流動性已大為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