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A股普漲,上證綜指收盤上漲1.05%至2601.74點,深證綜指漲1.40%至1355.38點,中小板、創業板綜指分別上漲1.36%、1.63%。由盤面看,權重股大多有表現,保利地產、萬科、??低?、券商等品種表現相對較好,連平庸多日的海天味業、中國國旅也比較強勢。在非權重股中,通訊及海南板塊表現最為搶眼。
通訊板塊走強與工信部批準廣電參與5G建設這一消息相關,海南板塊大漲與財政部將海南離島免稅額度由1.6萬元每人每年調至3萬元每人每年相關。5G板塊與海南板塊似乎每隔一陣總有表現,但許多時候只是單日脈沖性行情。投資者應注意這個特征,不能見到利好就奮不顧身往里沖。以這兩個利好消息為例,部分研究能力較強的機構事前大致上可以預期到,只不過差了個官方的正式宣布動作而已。
周三央行仍未實施逆回購操作,這是該操作連續24個交易日暫停,這樣的“空窗期”或許已經創下紀錄,個人感覺未來降準的機會在緩緩增加。不過,央行能否盡早降準還取決于美國金融市場走勢,特別是美元走勢。下個月美聯儲會議息,加息可能性非常大,但對美聯儲其后的加息進程各方存在較大分歧。周三稍晚,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會發表講話,他的講話若偏向某一方,則不排除金融市場出現劇烈動蕩的可能。
按往年經驗看,年末時段股市會相對平靜,投資機會相對較小。然而,今年的情況又有些特殊。比如,困擾市場許久的貿易問題在本周之后可能會稍有眉目,所以投資者一般應等相關消息明朗后再決定投資策略。依我看來,如果相關消息利好,則股市大概率還能延續反彈。如果消息面意外不順,投資者應做好股指反彈終結的心理準備。
如果貿易方面并無特別好的消息,可能多數股票的業績增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對一些績優股來說,即便業績繼續增長,但只要增速放緩,就有可能招致投資者“用腳投票”,這是未來在操作中應提防的。
就外部環境來看,如果美聯儲加息進程提前終結,那么這個因素或許能抵消國內部分經濟指標增速放緩的負面影響。美聯儲相關消息十分混亂,有個簡單的觀察方法是緊盯美元走勢,更為精確的方法是關注美債走勢。美元走勢并不會總是反映加息預期,因其還受到國際外匯市場各種因素的影響。比如,當歐元基本面大變時,美元漲跌就不一定能說明美國市場利率走向了。
本周還有兩個交易日,A股大漲或大跌的可能均不太大,除非G20會議提前爆出影響市場的重大消息。就操而言,投資者可繼續持股觀望,等過了本周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