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地量頻現,滬市本周二成交僅為854億元,創下了年內新低,在前半周的三個交易日中,滬市成交均低于1000億元。地量背景下,A股依然處于艱難磨底狀態,三大主要指數一周全線收綠。但以食品飲料、基建和電力等板塊為主的龍頭股悄然崛起,部分長線資金已經在悄然布局。
A股走勢疲弱,大盤本周四一度大幅收漲,但無奈資金跟漲意愿不足,三大主要指數本周全線收跌。截至本周五收盤,上證指數報收于2593.74點,一周下跌12.15點,周跌幅為0.47%;深證成指本周報收于7629.65點,一周下跌104.24點,周跌幅為1.35%;創業板指數報收于1310.46點,一周下跌30.56點,周跌幅為2.28%。
盡管大盤艱難磨底,但食品飲料、基建、電力和煤炭石油等板塊中的龍頭股卻悄然走強。食品飲料板塊本周走勢強勁,如青島啤酒、重慶啤酒和燕京啤酒等個股本周逆市漲幅均超過5%;三全食品、海天味業和廣州酒家等消費股也跑贏大市。煤炭石油板塊本周漲幅靠前,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和中國神華等個股均逆勢走紅?;ò鍓K本周大幅走強,中國建筑、中國鐵建和中鐵二局等個股漲幅均超過3%。
盡管地量被市場普遍解讀為市場情緒偏謹慎,但地量同時也意味著調整即將到位。分析人士認為,A股有著比較明確的量價關系,地量一般對應著地價,這是股市的底部特征之一,A股歷史上的地量一般對應著日均換手率0.6%的水平,本周的日均換手率遠低于0.5%,不用過于擔憂“地量之下還有地量”,當前的地量已經是比較扎實。
地量醞釀著變盤信號,但大盤見底不是一日之功,在磨底階段,資金偏好高股息率的防御板塊,比如煤炭石油、公路港口和電力等板塊。統計數據顯示,如果以2017年報的分紅額計算,煤炭石油板塊分紅率具有吸引力,如中國石化、中國神華、陜西煤業和兗州煤業等個股的股息率均在5%左右;港口公路等板塊股息率也極有吸引力,粵高速、中原高速和深赤灣等個股的股息率也在5%左右;基建等板塊的分紅率也具有吸引力,如中國建筑和葛洲壩等個股的股息率在2%以上,且存在政策加碼空間,成為本周資金比較集中流向的板塊。
在大盤弱市的情況下,高分紅板塊防御性更強。分析人士表示,當市場風險偏好下降并追求絕對收益時,低估值高分紅板塊的吸引力上升,防御性更強,長線資金正在緩慢流入此類個股。另外,當前臨近年尾,重量級會議密集召開,利好政策也在持續落地,預計明年將會出臺更多對沖經濟減速的政策,對后市無需過度悲觀。